六安到底该怎么读,除了六安还有哪些容

近日,央视在播报安徽六安新发疫情情况是,将“六安”读作liù安,而在当地,六安一直读作lù安,由此,关于“六安”到底该怎样读,在网上引发热议。

六安的由来

六安的“六”最早是指今六安市一带的一个古国六国。《史记·夏本纪》记载:“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gāoyáo)之后于英、六,或在许。”《汉语大词典》中“六”的词条中也有收录“(lù)古国名。偃姓,皋陶之后。今在安徽六安市。公元前年为楚国灭。”

“六安”作为地名直接记载在《史记·五宗世家》中:“(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年)以贤为胶东王奉康王嗣,而封庆于故衡山地,为六安王。”这里的“故衡山地”是指秦朝时设立的衡山郡,以境内的衡山(今潜山县天柱山)得名。

东汉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薨,遗诏徙封六安王刘恭为彭城王,六安国除,并入庐江郡。北宋时期,始设六安县,六安作为地名延续至今。

六(lù)是方言,还是古音

六安话属于江淮官话方言,字词发音与标准普通话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所以有人认为lù安的读音是六安当地的方言读音,既对也不对。与福建人读hu建不一样,六安的lù,实际上是古音读法,只是到了现代成了方言。

“六”字在古代的韵书中,如东汉的《说文解字》,隋朝的《切韵》,宋朝的《广韵》、《集韵》中全都是“立竹切”,即取“立”的声母“l”,取“竹”的韵母“u”,读作“lu”。同时,古音又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平上去三声演变为现在普通话的一二三四声,而入声则已经在普通话中消失了,但在包括江淮官话的南方汉语方言中仍有保留,六安的“六”在古音中就是入声。

另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汉字大写数字“陆”和“六”的关系。

“六”字自古就有,本义是草庐,后另造“庐”字代替六的本义,六则被用来专门作数字使用。武周时期,武则天制造了许多汉字,以彰显自己作为历史上第一位女皇的特殊性,除了日月当空的“瞾”字,还有汉字大写数字。顾炎武所著《金石文字记·岱岳观造像记》中写道:“凡数字作壹、贰、叁、肆、陆、漆、捌、玖等,皆武后所改及自制字。”朱元璋后来将“漆”改为“柒”,“仟佰”改为“仟佰”,大写数字最终确定。

今官府文书,凡记其数,皆取同声之字,借以为用,贵点画多,不可改换为奸耳,本无义理可以与之相更也。——程大昌[宋]

陆在古代韵书中同样是立竹切,与六的古音是一样的,都读作lu。在普通话中,陆还保留着lù的读音,而六的古音为何消失了呢?

“六”读音的演变与确定

汉语有一种叫文白异读的特殊现象,在一些汉语方言区,为方便学习,人们会用标准语进行教学活动,这种读书识字时所使用的读音称为文读,而在平时的交流中,又会使用当地的方言,称为白读。例如现代教育中,我们以普通话进行教学活动,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习惯用当地方言进行交流。同理,六在古代也有他的文白读音,而六在北方方言中的白读就是liu。

元朝的《中原音韵》就真实记录了元大都(今北京)的真实语音。与《广韵》这类以文读音为描写对象的韵书不同,《中原音韵》是历史上第一部以民间口语为描写对象的韵书。在《中原音韵》中,去掉入声分派到平上去三声,再将平声分为阴平、阳平两声,形成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与现代普通话的声调相同,可以理解为北京方言即普通话的雏形。

《中原音韵》舍弃了反切,改用韵谱表示读音,六的声母为“来(l)”,韵母为“尤侯(iou)”,入声作去。明朝以江淮方言为官话作《洪武正韵》时,虽然恢复了反切和平上去入四声,但同时保留了lu(卢谷切,入声)和liu(立救切,去声;立求切,平声)的读音。

明清时期,随着北京方言影响力的扩大,六(liù)的读音开始占据优势,在这一过程中,lu的读音逐渐被废弃,只存在于南方少数地区,比如安徽六安和江苏六合。到新中国成立时,语委和权威字词典顺应实际,确定六的主流读音为liù,lù只用于地名。再到年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出版时,删除了lù的读音,所以央视作为官方权威机构,将六安读作liù安,并没有任何问题。

六安的读音是否应遵循名从主人的原则

在地名、人名的使用过程中,对多音字的取舍或翻译,应当遵循“名从主人”原则即名称拥有者的习惯。在地名这一领域,通常是当地人怎么读,就这么读,但是六安的情况似乎不太符合名从主人的原则。

通过前文,我们知道六最开始就是读lu,后来白读音liù取代文读音lu成为目前确定的唯一的读音。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六严格来说不是多音字,不论是读liù还是读lù,都是同一个意思,与多音字不同音表不同意有区别,所以六安读lù安,并不是六的特殊用法或专有读音。

表现在当地方言中,无论是六安的“六”还是数字“六”都是读入声的lu,如果我们认可在普通话中六用作数字时读liù,那么用作六安这个地名的时候,读作liù也并无问题。如果一定要名从主人,那么粤语、吴语、闽语中的地名是否也要一并采用当地的读法?

此外,名从主人的原则只适用于多音字的情况。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字词典中六的词条一直有liù和lù两个读音,按照名从主人的原则,六安的“六”在80后90后在读书时一直读lù。但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在第五版《汉语大词典》出版后,去掉了lù的读音,《新华字典》也随后做出调整,liù安也就成了唯一正确的读音。

其他的异读地名

其实除了六安,中国还有很多特殊读音的地名,大体上可以分为古音保留,方言音变和少数民族语言音译三大类,六安的就属于古音保留。

古音保留:山东单县,山西解县,河南召陵,广东番禺,安徽蚌埠,河北蔚县等

方言音变:浙江台州,广东东莞,山西并州,山西繁峙,江西铅山,山东莘县等

音译地名:大宛,大月氏,龟兹,吐蕃,吐谷浑,瓦剌等

(随堂小测试,拼音就不注了)

一点个人的看法

首先,对于六安当地人坚持读lu安,我表示理解。因为这不是因为当地人普通话不标准而导致的,而是lu安这个发音自古有之,在过去也是官方认可的标准发音,这次之所以引起争议是因为标准变了,而不是当地人矫情,这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其次,对于语委将读音改为liù安,我表示尊重。毕竟语言是不断发展的,正如繁体字简体字之争,改成大家更熟悉的liù安,确实可以减少很多误会和尴尬,是符合现代的汉语环境的。

最后,分享一个案例。甘肃陇南市有一个宕昌县,宕昌的“宕”字在过去只有dàng这一个读音,但是在宕昌及周边地区,人们代代相传的读音一直是tàn昌,后经过宕昌当地政府及人民的长期努力和呼吁,终于在年,民政部、教育部、语委联合发文,正式将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的读音定为“tànchāng”,专门为宕昌县给“宕”字加了一个读音,解决了当地人民有字无音的尴尬局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314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