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一个晚上,在喧闹的烧烤摊上,我啃着老济南卤鸡爪,不经意间走神,想起了苏东坡诗中的“鸿爪”,想象这鸡爪如果也在“雪泥”上留下个“脚印”,会与“鸿爪”有什么不同……“来,再喝一个!”朋友的一声吆喝,把我的思绪拉回了现实,自己刚才竟然将“卤鸡爪”与“鸿爪”联系到一起,大俗大雅,迥然不同,不仅哑然失笑,搞得对面马扎上的朋友有些莫名其妙。
我便跟他讲起了苏轼的这首诗,由这首诗讲到了最近读到的《鸿痕记——李学明人物画手稿》,我推荐朋友也读读。“我们都知道李老师画画得好,却不知道他的散文文笔也很老辣。”
“是吗?李老师的散文是什么风格?”朋友问。
“怎么说呢?有点像梁实秋、汪曾祺、孙犁、冯骥才,但又都不太像。”我答道。
我的回答让朋友有些摸不着头脑:“你说的这几位作家完全不是一个路数啊。”
“是。他们每个人的风格,在李老师的文字里都能看到一点,梁实秋的‘雅致’、汪曾祺的‘有趣’、孙犁的‘乡土味’、冯骥才的‘诙谐’,这些都有一点。”我解释。
“哦……”朋友若有所思,似懂非懂。
李学明在进行艺术创作
说到这儿,我也意识到,我其实是把这本书读“偏”了。《鸿痕记——李学明人物画手稿》,顾名思义,这本书的重点是在“画”,而不是“文”。我却把它当作一本散文集来读,尤其配着一幅幅人物画手稿,竟让我找到了小时候捧着《故事会》看图读故事的感觉,欲罢不能。这恐怕偏离了作者的本意,尤其将之比作《故事会》,犹如拿“鸡爪”比“鸿爪”,可发一笑。
《明湖烟雨》
但李学明的这些文字确实让人上瘾。苏东坡评价王维的诗画之境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句话完全可以搬来概括李学明的文思画意:“读学明之文,文中有画;观学明之画,画有文思。”
这并非言过其实,翻开这本书,第一句话就把我震住了——“自我借居在这个水驮着的城市……”
《明湖人家》
“水驮着的城市”,指的是济南。这实在是一个创造性的说法,在以往任何描写济南、赞美泉水的文章中都没出现过。而这个“发明创造”来自李学明的家乡——聊城莘县徒骇河流域的一个村庄。“在我们老家都知道这个词,老家人的原话是‘水驮城’,没有‘市’。我小时候人们提起济南都不叫‘济南’,都叫‘水驮城’。”李学明今已年近七旬,他“小时候”距今已六十多年。也就是说,至少在六十多年前,在济南西边的莘县农村,那里土生土长的乡亲们就已送给济南一个浪漫的名字——“水驮城”。虽然莘县距离济南仅公里,但“水驮城”这个雅号却被埋没了半个多世纪,直到《鸿痕记》的出版,才得以披露,这多少让人有些遗憾。
这遗憾之中带着几分庆幸,庆幸的是,学明先生终于在古稀之年,把“水驮城”这个名字,在新书里郑重发布。要知道,这个名字他并不是经常想起,在我之前与他的闲聊、访谈中,更是从未听他提起。“不知道为什么,这次给新书写序言,落笔第一句就想起了这个名字。小时候爷爷经常跟我讲,往东走几百里地,就是省城,那是一座‘水驮城’……”每次爷爷讲到这儿,都会引起李学明的无限遐想:水驮城,那是个多么神秘的城市啊,是不是跟童话里的那些城市一样?水驮城整个儿都在“驮”在水上吗?它会不会漂浮、晃悠?“几百里地”得走多久啊?毕竟那时候李学明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爷爷拉着他的手去县城赶集,沿着徒骇河岸边走十几里地,要走出一身汗才能到达,那在童年李学明的心里就已经是很远了……
至今,提起“水驮城”这个名字,李学明还会赞叹:“很妙!”在《鸿痕记》这本书中,“很妙”的地方还有很多。徒骇河北岸村里拉坠琴的“小瞎”,在生产队牲口棚土炕上说“三国”和“小八义”的“大爷爷”,住在县城古塔下土屋里的“满仓爷”和“小五爷”……这些乡村野老都是李学明在他的文章里反复念叨的人物。他们留给李学明的印象是如此之深,以至于有一次我在一篇文章里写到其中一户人家住在村北头,“眼尖”的李老师立马就给我纠正:“不对,他们家不在村北头,在村西头。”
《暖冬》
每当我品读他文章里的这些野老,就下意识地“对号入座”,想起我老家的一些奇人轶事。比如,住在我家屋后的“驼背二叔”,他自幼身患残疾,却“文武双全”,会气功,懂周易,喜欢研究奇门遁甲,闯过关东发过财,最后却孤独终老。还有祖上是地主的“大伟叔”,他辈分长我一辈,实际上只比我大五岁。“大伟叔”的父亲养了一匹马,还在老宅里养了一群狐狸,每天都要挑着一担食路过我家门口去给狐狸“送饭”。“大伟叔”学习很好,但木讷寡言,我经常跟着村里小孩起哄叫他“呆子”。但“呆子”熟读历史,能把历朝历代的帝王世系年表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就是这样一位“奇才”,大学毕业后却离奇失踪,至今未归……
说实话,我总觉得我记忆中的故乡,没有李学明笔下的故乡那么美好,这可能与个人成长经历有关。李学明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在莘县乡里一个受人尊敬的耕读之家。他的祖父是一名纸扎艺人,头脑活络,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依赖他的手艺,家里的生活相对宽裕;他的父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当过县里的电业局局长,颇有威望,李学明走上绘画道路,与父亲密不可分;他的母亲善良贤惠、勤劳能干;他的伯父虽然不识字,但心灵手巧,会扎风筝、扣笼子,还会在蚊帐檐上画古人物;他祖父的哥哥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位会说古书的“大爷爷”。除了他的家族,李学明村里还有很多能人,让他开了不少眼界:富农出身的秀才书法家,经历传奇、故事很多的赤脚医生,出过好几位军官的一户人家……这些人和事,形成了一个温馨质朴的磁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李学明。李学明在村里生活了二十年,直到他年考入曲阜师范大学艺术系。他这二十年里的所见所闻,在《鸿痕记——李学明人物画手稿》这本书里都能找得到影子。那一幅幅人物画手稿里,有他的祖父,有他的父亲,有他自己的影子,或许还有一些他没讲过的“狗剩”、“铁蛋儿”、“柱子”等村里的其他人物。
《写桃符》
李学明在这些手稿里经常描绘的一个场景就是一个孩童,在大人的指点下,趴在八仙桌上写写画画,有时是写桃符,有时是写春联,而那个孩童就是童年的李学明。“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让我跪在圈椅上,趴在八仙桌上临帖,所以春节时四邻八舍都来找我写春联。”这个场景和记忆影响了李学明一生。“从小到大,就是喜欢画画,一天不画心里就空落落的。”
《故乡的风》
李学明记忆中的故乡太美好,美好地让人感到虚幻。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老家运河边上有座老会馆,如今依旧完好,是昔时山陕商贾集资所建。里面有个古戏台营造的极是精巧,我每来这里,便在台下来回转悠,巴望戏台上忽然喊出几声秦腔或从两边的虎度门里闪出一个变脸来。只可叹自从这个戏台上最后那场戏散了,从此也就人去台空。”
《明月何时初照人》
“最后那场戏”是什么戏?又是何时散的?李学明没有讲,恐怕他也不知道。很多事情只可意会,要答案却是没有的。就像我一直在思考,《后赤壁赋》中那只“翅如车轮,玄裳缟衣”的孤鹤真的出现过吗?还是与后面出现的道士一样,是苏东坡梦中所见?
对于这些,没有人真的想要一个答案,妙就妙在似有若无。我想,当李学明徘徊在老家那座戏台下面时,恐怕也是这种心境吧。
《柳荫羡鱼图》
但那座古戏台留给他的期盼和遗憾,从未消散。今年夏天的某一夜,李学明在济南看了陈佩斯的一场戏,戏的名字叫《惊梦》。待到掌声响起,演员散去,李学明仍未起身离座,兀自痴痴地望着戏台上飘舞的雪花,像是又想起了什么。(作者:汤启卫)
李学明人物画手稿欣赏(横屏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