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莘县积极整合多种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创新开展农村小学午餐“全覆盖”工作,目前实现全县90多所农村小学午间就餐“全覆盖”,着力解决小学午间“接送难、不安全”的突出问题,农村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整合资源,推动学校午餐“全域覆盖”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综合考虑位置环境、条件水平等多种因素,灵活采用错时就餐、餐厅转隶、新建改造等方式,全面提升农村小学午餐保障能力。初中餐厅“共享一批”。充分发挥乡镇初中与中心小学相邻布局的优势,整合用好乡镇初中餐厅资源,在一墙之隔打通“同心门”,实行初中与小学错时就餐,圆满解决了中心小学的就餐问题。民营餐厅“回购一批”。严格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食堂(伙房)“公益性、非营利性”原则,将部分民营餐厅统一进行政府回购,交由学校自办自管。政府出资“建设一批”。全面开展农村小学配备使用梳理排查,对未建设学生餐厅的小学,由政府出资通过盘活改造现有设施或新建的方式,集中建设学生餐厅,严格执行食品加工程序,制定完善食堂管理制度。
压实责任,守牢学校午餐“安全底线”
健全保障体系,加强部门联动,扎实做好责任落实、预案演练、安全监管。建立“校长管理、分级响应”工作保障机制。完善“校长统一领导、分管人员具体负责、管理员专职管理、值班教师协调配合”的午餐安全工作机制,建立集中午餐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和突发事故报告制度,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响应,做到午餐工作全程预防、全程控制。健全“部门合作、安全演练”应急处置机制。健全学校、教育、卫健、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合作机制,建立联合监督检查、定期例会和信息通报制度,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模式;同时制定集中午餐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共同筑牢集中午餐安全防线。完善“‘五关’监测、定期督查”常规监管机制。严把职工健康关、食材进货关、储存保鲜关、食材加工关和用餐环境关“五关”监测,餐厅职工全部建立健康档案,餐厅全部配备高温消毒设备,大宗食材统一经公开招标中标公司购置,严格实行食品留样制度。成立由校长、家委会成员组成的督查小组,定期督查食品卫生、原材料采购以及从业人员健康等情况,源头保障午餐食品安全。
寓教于餐,打造学校午餐“德育食堂”
坚持“食堂即讲堂,餐桌即讲桌”教育理念,用好学校集中午餐时间,深挖食堂德育元素,丰富立德树人教育形式,扎实开展“舌尖上的教育”,全面提升育人深度广度。倡树文明节俭新风。学校食堂广泛张贴温馨提示标语图片,推广餐桌文明礼仪,倡导节约用餐行为,提高文明用餐素质,引导学生自觉养成文明用餐良好习惯;深入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形式,引导家长带头规范日常生活行为,培育形成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开展餐厅劳动实践。全县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学校每周安排学生轮流到餐厅食堂开展烹饪、面食、清扫活动,组织学生亲身经历食物制作和餐厅保洁过程环节,系统开展劳动技能教育、团队合作教育、垃圾分类教育,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节俭意识。实行定期陪餐制度。建立实行教师陪餐制度,每天安排教师同学生在餐厅集中就餐,定期组织家长开展陪餐活动,及时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建议,同步融洽师生关系、家长关系,柔性开展思想引导和学习交流,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