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没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那陈宫为何

昨天骆驼在聊了吕布的“精彩人生”时,曾提到了一个叫陈宫的人。喜欢三国的人对他应该不会陌生,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刺杀董卓未遂,然后就是撒丫子往家跑,结果在半道上,他就被中牟县的县令陈宫抓住。陈宫因为钦佩曹操的正直,不光放了他,还跟他一起私奔了。

最初陈宫是想辅佐曹操,在乱世中成就一番事业,但后来曹操错杀恩人,又口出狂言“只能我负天下人,不能让天下人负我”。陈宫一气之下,就选择和曹操分手,随后转投了吕布,和曹操成了对手……

其实这段故事,只是罗贯中的杜撰,在正史中是找不到这段狗血剧情的。罗贯中的灵感,很可能是来自于孙盛的《杂记》,在《杂记》中,曹操因为董卓废立皇帝,又在洛阳搞恐怖统治,他于是决定辞职回乡创业。在回家的路上,他误杀了帮助他的好心人吕伯奢,然后他又“凄怆”地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不过罗贯中并没有“刻板”的引用史料,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微”发挥了一点点,然后曹操的形象立刻就“饱满”了起来,而在正史《三国志》中,陈宫虽然没有擒放过曹操,却曾是曹操最信任的人之一。但后来,陈宫趁曹操打徐州为父报仇,才和吕布勾结,并在背后捅了曹操一刀,不得不说……尽信书,早晚会被忽悠成猪。

既然陈宫和曹操没有那么一段“孽缘”,那么陈宫为什么会选择离开曹老板,而去和“干爹终结者”一起搭伙过日子呢?

骆驼曰:小孩姓王,说来话长。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要先来了解下陈宫这个人。据记载,陈宫是东郡武阳人(今天的山东聊城莘县附近),这里面有个知识点,值得大家注意,东郡隶属于东汉十三州的兖州,因此根据三国派系的地域划分,陈宫属于兖州系。公元年,还是袁绍小老弟的曹操,因为在东郡大败黑山军,而被袁绍封(表)为东郡太守,陈宫就是在这个时候,搭上了曹操的车。

后来青州的黄巾军超度了兖州刺史刘岱,曹操受邀前往平叛,最后黄巾军被击溃,曹操利用无主的黄巾军,编练出了自己的嫡系武装—青州军,还当上了兖州牧,他算是正式有了角逐天下的资本,而陈宫正是这些事情的推动者,可以好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陈宫的协助,曹操很难会有未来的发展,因此当时曹操非常看重陈宫,但陈宫却并不开心。

因为曹操在担任兖州牧时,发生了两件对陈宫影响比较大的事。一是曹操因故杀了兖州系的名人边让,同为兖州系的陈宫,应该和边让很熟,而曹操能顺利杀掉边让,证明陈宫当时在曹操的面前“面子不够大”;另一件事,是颍川系的荀彧也和陈宫前后脚投奔了曹操。

喜欢三国的朋友,估计对荀令君应该都很熟悉,这是曹操前期最为倚重的谋士,没有之一。因为荀彧不光自己有才,而且他还为曹操引进了不少颍川系的奇才,这里面最出名的就是“鬼才”郭嘉。曹操后来之所以能叱咤风云,武将靠的是自己谯县的亲朋故旧,而文臣则是依靠的以荀彧为首的颍川系。

有人可能会问,曹操前期占据的是兖州,为什么在他的阵营中,出现的兖州系并不多呢。经常看骆驼文章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骆驼一直强调一件事,在三国时期,各州的世家大族对当地的影响很大。而像曹操这样的“外来户”,为了能站住脚迈开腿,往往会任用自己的嫡系,而去打压当地的士族。

孙策在占据江东之初,没少刀头见血,刘备占据益州,虽然没有过度动刀,但是益州系的文臣武将,则鲜有能在蜀汉政权中混出头的。有人可能会问,张松和法正怎么说?骆驼的回答是,张松虽然是当地土著,但是他在家并不是嫡长子,而且长相和脾气性格,也不怎么招人待见,他虽然属于益州系,但只是属于那种五环以外的边缘角色,而法正,他根本算不得益州本地人,因此他和张松一直在益州没有归属感,所以才判头的刘备。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题目中的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陈宫之所以没一直跟着曹操混,并不是他不看好曹操的能力,而是他早已明白,曹操作为一个“外人”,他在占据兖州之后,是不会过于重用兖州系的自己的,随着荀彧的到来,这种倾向越来越明显,因此,陈宫为了自己的未来,只好去“辅佐”吕布,而他和吕布搭伙的目的,就是为了重新拿回兖州的控制权,所以曹操这个“祸害”,必须要除掉。

所以他就趁曹操去打徐州,和同为兖州系的张邈,把吕布这个被袁绍“赶走”的打手“收为己用”,开始在曹操背后捅刀子。由此可见,陈宫之所以叛离曹操,而和吕布联手,答案其实就只有四个字,那就是“派系之争”。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496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