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山东莘县以民生为导向,以部门联动为轴线,不断深化“小网格、大联动、微治理”社会治理体系,真正做到部门联动微治理,问题解决在基层。问需于民打好“贴心牌”
莘县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面积大、人口多的限制,治理触角向基层进一步前移,将全县划分为个基础网格,每个网格设立一名网格长,立足网格这一“最小单元”,线上在原有民生热线基础上开发网格工作系统,通过手持终端进行事件上传,线下整合队伍入户走访实地调研,真正将工作下沉到每户村民,社会问题由“被动发现”向“主动发现、主动管理”转变,每一个管理网格不仅成为发现、处置问题的管理单元,而且成为尽其所能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单元,实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
他们组建“1+6+N”民生微服务队伍,即以一支网格长队伍为主线,完善便民服务、矛盾调处、平安创建、邻里互助、政策技术、健康关爱六支服务队伍,强化各部门服务网格责任,实现各级各部门力量整合到网格,把各级各部门的服务落实到网格。抓紧网格长这根主线,做好居民信息采集员、社情民意收集员、重点人员管理员、安全隐患排查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
打好网格“贴心牌”不仅体现在信息掌握到位、矛盾化解到位、治安防控到位、服务便民到位几个维度上,更多的是通过网格吹哨为部门服务提供调整思路和决策参考,使各级各部门解决群众关心问题的“切口”更小,举措更实,更具有针对性,服务能力持续提升。高考前夕,高中毕业生都会面临办理身份证的问题,白天课业紧张繁重,晚上时间可以,但高中在城区回各乡镇户籍所在派出所显然不现实,城区的户籍部门能为乡镇户口的学生办证吗?晚上办证可以吗?“人在证途”怎么解?网格长巡查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反馈有关部门,通过部门联动机制,城区警务站拓展服务项目实现了异地办证、24小时办证,既解决了办证难题又提高了部门的群众满意度。
种好“责任田”下足绣花功
微治理谁来治?责任怎么分?怎样才能治得好?这是摆在基层的重要课题,莘县以民生服务事项为着力点,设计各部门服务群众“微清单”,科学划分各部门联动责任,抓早抓小,解决了部门贯通不畅、治理切口大的弊病。他们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将与民生工作关系最为密切的38个部门作为网格联动服务部门,开通网格系统登录权限,研究网格服务管理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完善全流程办理机制。联动部门严格按照“信息上报、核实立案、分流交办、跟踪处置、事件反馈、考核评价”工作处置流程对网格事件进行分级研判、联合处置。
莘县以网格工作为主抓手,根据职责制定部门服务网格责任“微清单”,目前“微清单”共设计服务群众具体事项项,扩展了社会服务领域,将社情民意收集、重点人员管理、矛盾纠纷排查、政策法规宣传、公共服务代办等内容纳入网格化服务机制,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他们根据事件类型和难易程度将网格事件细化为“简、杂、繁、难”四个层次,各联动严格按照处置期限进程处置。前三个层级事件要求部门按照1个、3个、7个工作日办结,特别难处理事件,处置部门或牵头部门要写出书面情况汇报,网格中心严格 当好“总客服”筑牢为民服务阵地
莘县整合“市民热线++网格化”联动平台,同时与融媒体中心建立“线上+线下”舆情信息汇集研讨机制,畅通群众诉求处置渠道,推动构建信息共享、部门联动、问题联处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县网格中心作为部门联动微治理阵地抓总抓好,当好“总客服”。
市民热线与在各自转办流程的基础上将民生微服务事项非警情事项转发至网格化平台,实现群众诉求信息共享。同时各平台问题联合处置,办理结果及时反馈,实现群众诉求处置互联互通。
县网格中心按照“每日一比对,每日一反馈,每日一上门”的要求,将市民热线民生微服务事项、非警情事项与网格化平台系统事件进行每日筛选比对,每日反馈问题所属网格网格长,要求网格长每日上门,第一时间做好群众情绪安抚和相关政策解释工作。三个闭环协调处置。对网格事件按照网格长处置闭环、镇街处置闭环、县直部门处置闭环三个层级进行销号管理。政策信息咨询类、自行处置类等事件,网格长可自行解决的,现场进行处理形成闭环报结销号;需要镇街处置的事件,由镇街协调相关站所处置,网格长参与,责任部门处置完毕后,由网格长现场查验形成闭环报结销号;需要县职能部门处置的事件,县网格中心启动部门联动机制,处置完毕后通知网格长现场验收形成闭环报结销号。今年以来,县网格系统共上报网格事件件,自处理件,筛选比对市民热线、平台信息条,网格长24小时上门率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