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有个十字坡,是张青、孙二娘夫妇开招商客店并结识鲁智深、武松之地;聊城莘县也有个十字坡,且极近处,便有据说是孙二娘出生地的樱桃园村和张青老家的张青营村。
据当地老百姓传说,莘县的十字坡便是《水浒传》中多次提及的十字坡,虽无史籍可考,群众却言之凿凿。
按一般常识,纯文学作品中的人名、地名多系虚构,不应多作考据并硬性与现实中的东西对号入座。但凡事皆有例外,在一些纪实成分较重的小说中,不但地名真实,甚至连主要人物姓名也是实际存在过的。《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一样,都是取材于历史典籍或历史事实,经民间长期流传补充,最后由文人整理成书。这样的纪实性小说与纯虚构小说有着明显的不同,那就是书中的人物和地名大都有所本,是完全可以也有必要进行一些考证的。
《水浒传》中曾四次提到十字坡。第一次是在第十七回中从花和尚鲁智深口中说出的。鲁智深在二龙山下与杨志结识,自述其经历,言其在野猪林救了林冲,回东京火烧了大相国寺的菜园,逃出东京后在十字坡酒店与母夜叉孙二娘及其丈夫菜园子张青相识,意气相投,遂结为金兰之好。第二次提到十字坡是在第二十七回,书中说武松为报兄仇,在阳谷县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被东平府刺配孟州,途中在十字坡与张青、孙二娘夫妇相识。第三次是武松在孟州血溅鸳鸯楼,杀了屡屡加害于己的蒋门神、张都监、张团练之后,匆匆出逃,昏睡在一座小庙里,被张青、孙二娘的手下拿住,绑至十字坡酒店,三人再次相见。武松化装成头陀投奔二龙山,后来与鲁智深、杨志一起上梁山聚义。第四次是施恩为躲避官府追捕来到十字坡,后被官府察觉,加之鲁智深、武松捎信相邀,张青和孙二娘便一把火烧了十字坡酒店,与施恩一起上了梁山。
莘县的十字坡在樱桃园镇南2华里处,金堤之南,范(县)杨(集)公路之西,西北距观城的野猪林遗址约20华里,北距樱桃园村约1华里,东北距张青营村约5华里。据民间传说,樱桃园村原名顺河集,是《水浒传》中母夜叉孙二娘的老家。孙二娘本姓苏,她自幼不爱女红,专喜使枪弄棒。投师学艺时曾女扮男装,并化名苏二良。其故事在北宋末至元末明初长达余年的流传过程中,因谐音之故讹传为孙二娘,施耐庵写《水浒传》时也沿用了下来。樱桃园村至今仍有苏氏墓地,据说便是孙二娘家的祖茔。张青营村原名张家庄,是孙二娘的丈夫菜园子张青的老家。张青自幼家贫,却好行侠仗义。为生计所迫,张青曾在附近的光明寺中种过菜园,因此得了个“菜园子”绰号。光明寺的一些僧人勾结官司府,欺男霸女,民愤很大。张青忍无可忍,杀死作恶僧人,火烧光明寺,逃至濮洲拜师学艺。后来与孙二娘因比武相识,终至结为夫妇,并一起在十字坡开起了酒店。这十字坡位于东平府孟至州和汴京至沧州两条官道的交叉路口,且处在堤坡之上,故而得名。十字坡所在之处,历史上一直是范县辖地,年始划入莘县版图。年出版的《范县志》中有这样的叙述:“(十字坡遗址)位于县城南1公里处,相传为孙二娘开店处。年前尚有残碑一通,上刻‘十字坡’三个大字尚可辨认,碎砖烂瓦俯拾即是。年后瓦砾逐渐减少,至今遗迹已不复存在。”应该说明的是,范县的旧县城原在今莘县古城镇,年西迁至樱桃园。但由于历史原因,范县城一直处于莘县辖地的四面包围之中,故十字坡遗址虽在莘县地面上,却位于范县县城之南。不作实地察看,是很难理解这种奇特现象的。
张青的老家张青营和孙二娘的老家樱桃园都是大村落,人口多至数千,一个自然村分成了几个行政村。从樱桃园村向西不远便进入了战国时期的古马陵道,孙膑大胜庞涓的古战场即在此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张青营村还有人保存着张青画像和一只可盛斗米的石靴,后来毁于文化大革命中。年,十字坡遗址旁的金堤河上建桥一座,被命名为“十字坡桥”。所有这些,都可作为此十字坡即《水浒传》中所说十字坡的旁证。
关于孙二娘卖人肉包子的情节,极可能是故事在民间流传过程中人为的添油加醋或施耐庵在写作过程中有意的虚构,目的就在于迎合听者或读者的心里需要,更加突出孙二娘天不怕地不怕的“母夜叉”形象。张青和孙二娘都是江湖中人,做事皆以“义”字当先,绝不会做出这等残忍之事。
另外,据《水浒传》书中描述,武松与差人一行由东平府出发,步行20多天才到十字坡;离开十字坡后,半天便进了孟州城。照此分析,十字坡似应在孟州近处,但今河南省孟州市一带并无十字坡地名。小编认为,这种误差应该是《水浒传》作者出于情节发展的需要率意而为所致。施耐庵是江苏人,没在豫鲁做过官,也未闻曾到过此地,当时又没有地图可资查询,在方位的交代上可能仅凭想象安排,与实际位置有些出入是可能的。何况书的性质是小说,也不会有人细加考证。除此之外,《水浒传》中关于方位的描述还有许多与事实相悖的地方,皆属此类,不足为怪。
来源: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