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0岁时赵照第一次来北京,除去中间回山东老家呆了一阵子,这些年他都住在北京,写歌,唱歌,做音乐。
如今,在北京城安定门内,赵照有间工作室。这里是他和自己独处,跟音乐过日子的一居室。他的作息没有规律可循,通常是夜里七八点钟钻进去了,回过神时一推开窗,天已经大亮。
年底开始,赵照把这张筹备了许久的新专辑,依次拿出歌来发布。第一波被歌迷听到的两首,曲调带着明显的时代感,都是他20多岁时写的。
那时候的他,是个什么状态?我问赵照。他说:像战斗一样唱歌,疯狂地弹吉他,没日没夜地,只想做音乐。
那时候写的歌,都躺在他的电脑里。只要一看见它们,赵照的心里就会忐忑。全是些demo,还都没做完,再加把劲吧。
现在的赵照,对音乐依然执迷。人会从青涩到成熟,纵使心境在变,风格更迭,要做的事还在那儿等着他,就是音乐。
不久前,当所有人都在谈论时代的大问题,并没有任何解决方案时,赵照又开始发新歌了。这回,他一口气抛出了两首,就是《一匹白马》和《大桥边》。
赵照的祖籍是山东菏泽,说话口音的细微处,能找到片刻的乡音。他的父母早年去了南方,定居在浙江金华的一座小城。他们在那结婚,生下两个女孩,还有一个男孩,就是赵照。
就这样,一个北方的孩子生在了南方的水乡。这么多年过去,关于南方的记忆,能记住的并不多。母亲告诉他,家的附近有一座山。赵照把这段记忆写在了歌里,歌名叫《在山上》。
毕竟,那会儿他还小,加之年岁也久。长大以后,赵照对那座小城的更多印象,全是在母亲和两个姐姐的只言片语里积累起来的。
后来,父母带着孩子们结束了多年异乡的生活,回到了山东老家。全家人安定在聊城的莘县。赵照说,那里离武松打虎的景阳冈不到三十里地,是个淳朴、地道的山东小城。
赵照的少年时代,就在那一望无际的平原与农地里奔跑,翻过一道道红砖垒起的围墙,跟邻家的孩子们一起抢来麦子和玉米烤着吃,等到日头落下了山头,再被父亲叫回一片小树林环绕的家。
家里有个不大的小院子,父亲在地里种满了东西南北的瓜,还养着鸡、鸭、鹅。赵照记得清楚,父亲对大自然里的万物都喜爱无比,唯独家中不曾养过狗。他打趣说,“那是因为我小时候被狗追过,到现在还怕狗。父亲知道我的小毛病。”
在南方,两个姐姐学会了好多南方菜,尤其是会包地道的南方粽子。一家人回到了北方,姐姐和母亲把南方的菜肴也一并端了回来。所以赵照看见的事,邻家弟兄们吃的是烧饼,卷大葱。自家的吃的是粽子,炒青菜。
所以每逢端午,妈妈、姐姐总是托人从南方寄粽叶回来,自己在家包粽子吃。那时候,粽子在北方并不时兴,尤其在偏远的小城更是难得。
赵照说,“但我在家里,经常能吃到红枣的、豆沙的、蛋黄的,还有我最爱的肥瘦肉的南方粽子。”
家里三个孩子,赵照最小,成了全家的宠儿。两个姐姐都年长赵照十来岁,从小就对他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打小儿就生在姐姐们的爱里,就好像有三个母亲。”
一眨眼的功夫,赵照已经三十多岁。一家人相隔两地,两个姐姐还是隔三差五,从老家打来电话,捎来目前的惦念,也时常问东问西,电话里三个人什么都聊,讲起来就放不下。
这些年在北京,回家的时候自然就少了。年少时常挂在嘴边的粽子,如今成了难得吃得上一回的挂念。尤其是每逢端午,姐姐们总会打来电话,逗他说:弟弟,我包好了粽子,回来吃啊!
每逢佳节倍思亲,姐姐们在家包着粽子,念着离家在外的他。电话里几声呼唤,那熟悉的粽香、难以忘却的记忆、最难割舍的思念,就好像真的飘到了鼻端,钻进了赵照的心里。
放下电话不久,赵照觉得是时候,把这段带着粽香的情愫,写成一首表达思念的歌——给他最爱的“三个母亲”。
从作词曲,到录制,再到混音,赵照一个人包揽了全部制作,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赶在端午节和母亲节到来之前,亲手送上了这份承载着爱意的《粽香》。
“我心里的粽香,是妈妈的盼望。
在异乡的路上,任思念更绵长。”
从写第一首歌起到今天为止,快二十年的时间里,赵照写成了几百首歌。岁月的长河流淌不息,赵照的旋律也没有停歇过。音乐始终是他记录岁月的独特方式,这些歌就是他的日记,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从最初的《过期荷尔蒙》,到《一匹白马》;从《当你老了》,到如今的《粽香》。歌由心转,相由心生,赵照歌中的旋律,连同他脸上标志性的笑容,越发纯粹简单。赵照的音乐,不再有过分的炫技和张扬,更多是内心沉淀的自如和释然。
十年之前,当玩过了摇滚布鲁斯的赵照,发行了第一张民谣专辑的时候,很多后来的歌手尚不知民谣是什么,更没有人想要去唱民谣。
现在的民谣火了,无需再多的“声律启蒙”,也能传遍整个中国。如今的赵照,已然不在意自己的音乐标签,是哪种风格的歌手。
民谣也好,摇滚也罢,流行或者电子,都很好玩。在纯粹的音乐面前,风格一点也不重要,只要做音乐的态度是诚恳的,不为了潮流而去做,那就都值得去尝试。
明天就是母亲节,端午节也快来了。记得把赵照的这首《粽香》,和你最爱的母亲分享,告诉他歌背后的故事,祝她们节日快乐,相信带着粽香的思念,能抵达最遥远的地方。
-End-
文
王悦
编辑
卷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