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李怀磊唐学钰
1月27日上午,聊城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市会议接待中心开幕。来自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肩负着全市人民的希望和重托,汇聚一堂共绘发展蓝图。会上,市长李长萍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共分为三个部分:一、“十三五”时期及年工作回顾;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和主要任务;三、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报告指出,“十三五”时期,是聊城发展不平凡的五年。这是历经重重挑战、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的五年;突出产业为基、动能转换持续提速的五年;“三农”优先发展、乡村振兴有力推进的五年;坚持共建共享、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的五年;大力改革开放、动力活力明显增强的五年;树牢底线思维、发展底板更加稳固的五年;践行以人为本、民生福祉大幅提升的五年;追求务实高效、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的五年。
李长萍说,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市上下勠力同心,最短时间内遏制了疫情蔓延,在全省率先实现确诊和疑似病例清零并且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取得了抗疫斗争重大成果;着力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示范行动,带动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秉持“规划先行、建管并重”的理念,着力优化布局,持续加大投入,增强城市承载能力;以制度创新为导向,以“双招双引”为抓手,改革开放取得更大突破;着力决战脱贫攻坚,系统推进环境治理,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坚决打好打赢决胜全面小康关键战役;秉承“把群众的事当成天大的事”理念,努力用实际行动和成效赢得人民的信赖和支持。
报告指出,“十三五”时期,是聊城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争创一流、走在前列,奋力实现在鲁西大地率先崛起”的目标,以“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为统领,聚焦聚力九大领域改革攻坚,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特别是刚刚过去的年,新冠肺炎疫情和严峻外部环境交织叠加,我们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艰难时刻,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迎难而上、奋力攻坚,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高,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城市品质明显提升,乡村振兴扎实推进,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聊城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市实现在鲁西大地率先崛起的关键五年。新形势下,聊城各种有利条件加速集聚,强大动能蓄势待发,聊城将迎来充满希望的“十四五”。一是战略机遇叠加。国家编制出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重大战略规划,我省大力推进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和鲁西崛起战略,这些都给聊城带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二是交通优势凸显。济郑、雄商两大高铁启动建设,未来水城人民可以享受半小时到济南、90分钟到北京、3小时到上海的便捷出行,聊城高铁新区及茌平、临清、莘县高铁新城规划建设,我市即将迈入“高铁时代”。聊城机场加快推进,高速公路互联成网,我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三是市场潜力巨大。在国内大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聊城作为山东的“西大门”和面向中原地区的“桥头堡”,必将成为山东开拓中西部广阔市场的前沿阵地。四是发展后劲充足。我市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经历“十三五”的转型阵痛,广大干部和企业家坚定了绿色发展信念,高质量发展成为共识,借助科技创新驱动、要素资源汇聚、改革红利释放,发展新动力将竞相迸发。五是干事氛围浓厚。通过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进行解放思想大讨论和干部作风整顿,全市上下人心思进、奋发图强,形成了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报告指出了聊城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实力更强,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现代化经济产业体系和强大市场机制更趋成熟。
发展质效更高。“四新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作用显著增强,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明显提高,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产业迈上中高端,基本形成以创新引领和支撑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发展方式。
生态环境更优。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深入实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初步建立。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城乡环境优美宜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改革开放更深入。产权制度、要素市场、创新发展等重点改革率先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成果。保护发展、服务发展、支持发展的法治体系更加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治理体系更完善。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的更大进步,治理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人民民主不断扩大,广泛多层制度化的协商民主深入发展,社会更加公平正义。
人民生活更美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公民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卫生健康、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低收入群众收入持续较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