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家族堂号,速收藏吾天说事

勤劳勇敢、仁爱智慧的王氏家族。王氏家族是当今中华民族中的第一大族,数千年来探天人之道,穷古今之变,畅时事之运,励志自强,建功立业,英豪遍神州,美名扬天下。

一、郡望源流相演绎

郡望,堂号,是历史上常用来放在姓氏前的称号,也是表示一个姓氏内涵的专用术语。郡望,是某郡显贵世族为标明家族身份而用的称号,意即世居某郡为当地所望。堂号,是厅堂的名称,旧时多指某一家或某一房的名号。不过后来也有将郡望、堂号混用,共同表示某地的一个姓氏的家族来源。

王姓来源众多,郡望堂号也十分多,在当今中国所有大姓中,拥有郡望堂号之丰富,还没有一个能超过王氏。一个郡望堂号的背后包含内容丰富的家族历史。

(一)传统的二十一望

历史学家为了便于对王姓的研究,根据各支王姓人的不同来源和祖居历史,将其分为二十一望。南宋硕儒王应麟在《姓氏急就篇》“王氏”注中,以及宋鄢恩《姓解》中,均称:“王氏凡二十一望,各以分封食隋地而立也。”

传统二十一郡望及其主要源流大致分布如下:

1、太原:太原王氏以太原为郡望者,多称太原晋阳人或太原祁人。晋阳即今山西太原市郊区一带,祁即今山西祁县,在太原市南(详略)。

2、琅琊:琅琊王氏为祖居琅琊临沂都乡南仁里,亦即今山东费县东。

注:太原、琅琊王氏都是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其中王元为避秦乱,迁居琅邪皋虞城(今山东即墨),为琅邪王氏祖(详略)。

东晋建立后,王览的孙子王导、王敦因协助司马睿建国有功而被委以要职,分掌军政大权,形成了与司马氏共天下的局面。琅琊王氏传至王导,举族南渡,相东晋元帝于金陵,是为“王氏金陵祖”。王导历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自是王氏一姓,盛于江左,世称望族.与谢安一门,号为“乌衣巷世家”。

3、北海:北海王氏世居北海剧县,即今山东昌乐县西。

4、陈留:陈留王氏世居陈留浚仪,即今河南开封市。

注:北海、陈留,出自妫姓,为虞舜后裔,齐王田和之后。北海王氏因所居地望不同,以县分为三支。三支中,营陵王氏知名最早,剧县王氏影响最大,密县王氏家富于财。世人所说的北海王氏,一般指北海剧县王氏。献帝初年,营陵王氏开基祖王修初显于仕途,任高密令。王修有二子忠、仪,忠仕魏,官至东莱太守,散骑常侍,仪魏末任司马昭安乐府司马,因事得罪了司马氏,终身不事晋,以教授为业,门徒多达数千人。晋末遇乱,不肯随宗亲渡江,迁于泰山郡,终为盗贼所杀。营陵王氏衰落后,剧县王氏代之。两晋十六国时,王猛侨居魏郡(今河北临漳县南),博学好兵书,佐前秦主符坚成就霸业。剧县王氏亦因此而兴。王猛有子四人:皮、休、曜、永。皮仕前秦,官散骑侍郎,休官河东太守,永官至丞相。前秦亡后,王猛子孙一分为二,分仕于南北朝。仕于南朝者,有王曜及休子镇恶等人。宋武帝率众北伐,镇恶任前锋,进军关中,功居第一。武帝惧其功高震主,遣参军沈田子诱杀之,连同镇恶兄基、弟鸿、遵、渊、从弟昭、朗、弘等共八人。后武帝虽追封镇恶为左将军、青州刺史,封龙阳县侯,让镇恶后人袭爵,但仅传四世,至镇恶曾孙睿时,遇齐代宋,爵位被革夺,此后便衰落不显。王猛子孙仕于北朝者,则风光贵显达数百年。如镇恶弟宪,少遭父丧,随伯父永在邺(今河北临漳县南)。永仕前秦为宰相,秦亡时被西燕将慕容所杀,宪逃奔清河郡(今山东临清东北),北魏初年出仕,官至并州刺史,封北海公,年八十九卒。长子崇袭爵,次子嶷历官尚书,封华山公。卒,子祖念袭爵。祖念弟云,官豫州刺史。云子昕,历仕北魏、北齐,官至吏部尚书,有盛名。兄弟九人,贵显一时,母清河崔氏,深谙风训,所生九子时号王氏九龙。其中王晖少与兄昕齐名,官至兖州刺史。晖弟昭,官至考功郎中。昭弟隋,北齐孝昭帝心腹重臣,官太子太傅、散骑常侍。齐亡入周,周武帝用以为仪同大将军、仪同谏议大夫。隋弟皓,官郢州刺史。皓弟晔,官沧初仕文林馆侍诏。北海王氏居于密县者,北朝时有名讳王闾者,数世同居共财,家人有百作余口,家门雍睦,乡里敬慕。官府奏闻,被旌表门第,号称天下著名义门

5、东海:东海王氏世居东海郯县,即今山东郯城县。

注:东海王氏亦东海郡郯县王氏,世居今山东郯城县城北。自东汉以至南北朝,东海王氏也是王姓人的一个著名家族。东海王氏起于东汉会稽太守王朗,王朗是个儒生,以孝义闻名,徐州刺史陶谦慕名举其为秀才。王朗因替陶谦代写奏章受到汉献帝赏识,被任命为会稽(今浙江绍兴)太守。因当时天下大乱,王朗先依附孙策,后投靠曹操,官至司徒。子肃,当世名儒,魏末官至卫将军,有子八人。司马懿当政后,王肃坚决站在司马氏一边与曹爽对峙,并将自己的女儿王元姬嫁与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为妻。

王元姬的长子司马炎后来成了代魏而立的晋武帝,王元姬也顺理成章地成了太后。元姬弟王恂官至车骑将军,袭封兰陵侯,恂弟虔官至尚书,封安寿亭侯,虔弟恺官至后将军,封山都县公。王恺曾和石崇斗富,名噪一时。王虔子士文袭父爵,镇许昌,被匈奴人刘聪杀死。入东晋后,王虔之后王隆官后将军,隆子景,景子雅。王雅有子三人:准之、协之、少卿,晋末分别任散骑侍郎、黄门郎、侍中。刘宋时,王雅孙庆任员外常侍,庆子元闵任护军司马,元闵子谌任黄门郎,入齐后转南兖州刺史,卒于官。有从叔王擒,以文学见党赏于宰相王俭、齐竞陵王萧子良等人,官至尚书左丞。又有王准之任司徒左长史,准之子延年任员外常侍,延年子僧儒仕粱为尚书郎,有盛名,是东海王氏在南朝影响最大者。萧齐时,东海王氏又有长沙太守王沈。南北朝以后,东海王氏衰落无闻。

6、高平:高平王氏世居高平郡,汉魏时属山阳郡,即山西省晋城。

7、京兆:京兆王氏分为京兆郡霸城、新丰、蓝田、杜陵四支,分别相当于今陕西西安市东北、临潼县东北、蓝田县柳城、长安县东北杜陵。四支之中,以霸城和杜陵两支最知名。

注:高平、京兆王氏亦为姬姓传人,据说其始姐是战国时期的魏公子无忌。秦灭六国之后,无忌的子孙逃至泰山,始以王为姓。西汉时,泰山王姓被迁至霸陵(今陕西西安东北),因此地属京兆尹,后来便被称为京兆王氏。凤阁王家起于汉宣帝时济南太守王贤,世居京兆郡霸城县(一作霸陵,即今陕西西安市东北),后徙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咸阳凤歧原(今陕西咸阳市一带)、汲郡(今河南卫辉市)等地。王贤是魏公子无忌玄孙,祖卑子,始姓王氏。卑子九世孙遵,后汉河南尹。遵生鲂,鲂生某,某生景,景生均。均后八世,衰落不显,至北朝,有同州刺史王罴,追随宇文恭任骠骑大将军,进位柱国,生三子:谟、轨、文楷。谟袭爵,轨仕隋官至东郡通守,文楷官起部郎。王罴孙王述在帮助杨坚代周建隋中立有大功,被授予军职。其后,京兆王氏族人在隋唐两代显示出了超人的文韬武略,名人辈出。王遵十一世孙直也世居京兆,官至瓜州刺史,子孙亦贵显唐代。其中有名王德真者,是其孙,在高宗和武后时两任宰相。《新唐书宰相系表》说,王姓在唐代,最著名的有三支:一曰琅邪王氏,二曰太原王氏,三曰京兆王氏。这实际上在是为当时的王姓仕途,排座次。在从唐朝建立到大中年间两百多年中,京兆王氏家庭有十八人登进士科,三十多人登台省之位。唐玄宗年间,这个家庭中有三人曾任凤阁舍人,故京兆王氏之被称为凤阁王家。随着唐王朝的消亡,京兆王氏也渐渐销声匿迹。

8、天水:天水王氏世居天水郡上县,即今甘肃天水市。

9、东平:东平王氏世居东平郡新桃县,即今东平县一带。

10、新蔡:新蔡王氏世居今河南新蔡县。

11、新野:新野王氏居今河南省新野县。

12、山阳:山阳王氏世居今山东滕州市西。

注:山阳王氏又称高平王氏,是继元城王氏之后又一个王姓著名望族。山阳即山阳国,西汉景帝时分梁国设置,武帝时改称山阳郡,治所在昌邑县(今山东金乡县西北),下辖昌邑、巨野、高平、金乡等十县。西晋时改称高平国,后降为郡。王氏始居高平腻子县,即今山东滕州市西北、南阳湖边的鲁桥乡南。山阳王氏开基始祖是东汉顺帝时太尉王龚,永和元年()征拜太尉,在位五年。王袭后,山阳王氏成为文化大族,其子王畅于灵帝建宁元年()拜司空,登三公之位。畅子谦,任大将军何进长史。谦子粲,汉末文学巨匠,为“建安七子”之一。……南北朝后山阳王氏逐渐败落。

13、中山:中山王氏世居今河北定县。

14、章武:章武王氏世居今河北行唐县。

15、东莱:东莱王氏即东莱曲城王氏,世居今山东掖县东北。

16、河东:河东王氏世居河东猗氏县,亦即今山西临猗县南。

注:天水、东平、新蔡、新野、中山、章武、东莱、河东等均为子姓敫王子比干之后。

17、金城:金城王氏世居金城郡,亦即今甘肃省兰州市。

18、广汉:广汉王氏即广汉郡郪县王氏,世居今四川中江县东南。

19、长沙:长沙王氏世居今湖南长沙市。

20、堂邑:堂邑王氏世居今江苏六合北。

21、河南:河南王氏即河南郡王氏,世居河南洛阳市。

(二)三十八郡望及四十四望

两宋及两宋以后,王姓望族与分支更多,远远超出二十一望之外,仅邓名世《古今姓氏辩证》一书所记,两宋时的王姓就有三十八望之多,其中除去二十一望外,多出的十七望是如下:

1、河间王氏(毕公高之后)。

2、汲郡王氏(王子比干之后)。

3、乌丸王氏(乌丸族)。

4、冯翊(同州)王氏(羌族钳耳氏)。

5、安东王氏(回纥阿布思族)。

6、营州王氏

7、华阴王氏

8、河内王氏

9、广陵王氏

10、聊城王氏

11、长安王氏

12、高陵王氏

13、蓝田王氏

14、上党王氏

15、邺郡王氏

16、广平王氏

17、乐陵王氏。

此外,还有周考王弟之后的考城王氏、高丽族的拓王氏或乐浪王氏等等。

还有以下二支大的王氏也未列入。

(1)元城王氏出自虞舜之后,属妫姓之王。秦灭齐后,齐王室田氏后代被遣散。西汉初,田安一支来到平陵(今山东东平)。田安的四世孙王贺得罪当地豪强终氏,为避祸乃迁居魏郡元城委粟里(今河北大名县东),遂为元城王氏。王贺的孙女王政君连嫁两次皆未婚丧夫,十八岁时被送入宫中当了最低一等的宫人。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政君到了太子身边,不久就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刘骜。三年后,汉宣帝死,刘骜被立为太子,王政君随之成为皇后,其父王禁被封为阳平(今山东莘县)侯。

王禁死后,王政君的哥哥王凤承袭了爵位,元城王氏由此开始知名。王政君的侄子王莽登上皇帝宝座,立新朝。十五年后,新朝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瓦解,刘秀建东汉,元城王氏也失去了往日的地位与荣耀。自西汉元、成二帝时开始,到东汉建国前,元城王氏为天下第一望族,权势地位远远超过西汉皇室。至王莽时代汉自立,建立新朝,其声望与后起的王姓二十一望相比毫不逊色,然而,却不被包括在王姓二十一望之中。

(2)三槐王氏

太原王氏后裔王言,其先祖为太原祁人,是姬晋第五十六代孙,娶妻姚氏,始定居于山东大名府莘县,唐末黎阳县(今河南浚县)县令,后以子孙贵,追赠许国公。王言之子王彻,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公元年)中进士第一,成为状元魁首,官至左拾遗。从此,大名莘县王氏便日益兴旺繁昌。王彻后被追赠为鲁国公,妻田氏,赠泰国夫人。王彻之子王祐,大名莘县人,字景叔,自幼聪慧过人,年轻时曾任魏县、南乐二县县令。入宋以后,晚年拜为兵部侍郎,于上任后月余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追封晋国公。相传,周代宫廷外种槐树三棵,荆棘九株。百官朝见天子之时,三公面对槐树而立,九卿面对荆棘而立。后世便以三槐代指三公一类的官职,九棘代指九卿百官。王祜亲手在庭中栽种了三棵槐树,希望借重三槐的喻意,显赫族人。后来次子王旦果然当了宰相,孙王素又做了北宋仁宗时的工部尚书。王氏族人遂称这支王氏宗族为三槐王氏,并将宗族祠堂命名为三槐堂。王祜曾孙王巩文彩出众,与苏轼友善。苏轼为之作三槐堂铭,从此三槐堂扬名天下,成为子孙后代通用的堂名。

综上所述,三十八望也不能归纳王姓的望族,这里再简要归纳为四十四望如下:

1(39)、王城王氏,周考王弟之后的考城王氏。

2(40)、高丽族的拓王氏或乐浪王氏。

3(41)、元城王氏,妫姓之后。

4(42)、三槐王氏,属太原王氏。

5(43)、豫章王氏,太原王氏景肃后裔世系,居江西南昌、婺源武口、安徽歙县、湖北阳新、鄂州、浠水等。

6(44)、开闽王氏,居福建,后扩大到台湾与东南亚。

二、地望源流相演绎

研究地望常常必须与该地的主要支系的源流结合起来,以便于真正把握世系传承。但是,往往某一地方有多支王氏族人存在,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还在不断地变化。依据我们的经验要把握以下几点。

1、古代族人往往首先在封地繁衍集居,迁徙时也往往同族同宗相聚而居,以便相互保护与照顾,从郡望之城市到广大农村均普遍,所以,以地望研究世系源流比较方便。

2、在当代,隋着交通与通讯的发达,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行业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人员流动范围与速度的加快与扩大,族人以地集居的现象逐渐淡化甚至在逐步消失。因此,姓氏世系研究应当偏重以世系。因此寻根连祖、编绘世系图,成为研究的主要形式。

3、现在虽然古代的郡望已基本消失,集居现象也在逐步消失,但是在广大农村的一些村、多个村、或一大片区以某个姓氏为主还很常见。也就是说说地望是以较小的地域范围形式而存在,当然在某省或某市县以某姓氏为第一。农村人士的家族观念仍较强,城市人的家族观念在淡化。

目前,我国处在太平盛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时光,重修家谱与寻根连祖活动也在发展扩大。这对抢救、保护与宏扬具有中国特色的悠久历史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从东南沿海到大西北、大西南,从大城市到广大农村,修谱之风出现可喜的发展。形式上略有差异,城市修谱以个人为主,农村则是以宗族为主的一村、多村,甚至联合城市人进行。他们不计报酬、自筹资金、以奉献精神默默地在撰写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的家谱文化而努力着。

来源: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500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