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莘县,好多外地人,包括省内人士也感到陌生。莘县的县名有点绕口,近观其名也不知其义,其实,莘县县名也别无它意,却有历史,莘县古为莘地或“有莘之野”,春秋为卫国莘邑,秦置阳平县,隋始称莘县。
说话“有莘之野”的历史久远,商汤娶有莘氏之女,即其国。故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旧陈留县东。一说,在今山东省曹县北,即莘县。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登有莘之虚以观师。”杨伯峻注:“莘,旧国名……据《春秋舆图》,有莘氏之虚在今山东省曹县西北。”《吕氏春秋·本味》:“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故命之曰伊尹。”高诱注:“侁,读曰莘。”《史记·殷本纪》:“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古莘国在汴州陈留县东五里,故莘城是也。”
关于莘县的真实历史远远大于这些只言片语。你可别小看了这座位于山东省西部、聊城市西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的小县城。
县城有一座至今矗立醒目,塔名燕塔。为何叫燕塔,顾名思义就是燕子的家而已。据说,莘县人因塔上栖息一种体型较大的铁皮燕子而亲切地称为这座塔为"燕塔"。至于是大雁的雁还是燕子的燕,也有相当的追问与探讨,像西安的大雁塔,跟莘县的燕塔同样有着学术上的争议。
旧时莘州曾有四塔,三塔均有雁塔之名。一为朝城宁国寺塔,俗称古浮屠。光绪《朝城县志》载:“邑士有登第者,塔上预多瑞气。”并录古诗曰:“凌空七级竖云梯,孤柱擎天望眼迷。岚气葱笼连台斗,魁名取次雁塔题。”诗中直呼其为“雁塔”。另一位旧城塔,又名永庆寺塔,位于今范县张庄乡旧城村(原范县旧城)。据民国《续修范县县志》载:“古塔在旧城永庆寺,距今县治(范县旧址,今莘县古城镇)二十里,上出云汉,古意盎然,洪武间黄水泛涨,寺已倾圮,独此塔巍然耸立,相传名为雁塔,约为唐代物。”一州三塔皆名“雁塔”,其二作“雁”塔,似可作旁证。
至于是雁而燕,我们不再去追问了。
如今的燕塔坐落在山东莘县县城内,建于北宋治平元年(公元年),为楼阁式十三层平面八角型砖塔,塔底层东西长23米,南北长22米,高40多米。很遗憾的是,你今天看到的燕塔是在其旧址重修而已。
这座古老的尊塔在文化大革命时被摧毁,年,文革动乱中,千年古塔惜遭拆毁。燕塔被毁,对莘县的损失远远大于表皮,燕塔倒倒塌不外乎雷峰塔的倒塌,也暗示着莘县的发展从经济复苏的初期到落败,一直是萧条不前。
老莘县也从此再无。
但是,问题来了,你要是小看这座鲁南的县城就大错特错了。
据说,莘县的房产高单价已经突破在元/平米以上了。其价格要高于济南某些市区的价格。也不知道当地的房地产商,哪来的这么多自信,来自房产网的调查,莘县年的房子均价在元/平方。
放在省城这个房价不高,请问,我们莘县的工人兄弟年收入在多少啊?
据说,好多莘县的子弟都在好好学习,想跳出莘县到外围发展,可见,莘县教育在山东省有着领头羊的傲娇业绩,还是关乎我们莘县人喜欢学习啊!
延伸阅读:
年该县成立了莘县燕塔文化研究会,负责燕塔修复工作。项目于年5月19日奠基。
新塔总建筑面积大约为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十三层。
塔基高1.2米,塔身高69.9米,塔刹高18.9米,总高90米。
塔的南北轴线为正南正北方向,底层的北门为正门。
塔的地下室高7.2米;地上第一层高7.5米;第二至十二层为标准层,每层高4.8米;顶层高9.6米。
塔体直径,第一层为30米,第二层为24米,往上每层递减0.3米。
整座塔造型美观,结构合理,登塔层层有风景。另外,新塔安装一部电梯,登塔俯瞰莘县,绮丽风光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