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人才振兴如何推进面临哪些难点看看来

年,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党中央有关乡村人才振兴的决策部署,在乡村引才、育才、留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各具特色的乡村人才振兴模式,但同时也面临人才缺口大、分布不均匀、整体素质不高等瓶颈。

课题组对山东、广东、浙江、河北、湖南、江西等6省20个县(市、区)乡村人才振兴现状进行调研,研究乡村各类重点人才培养培育使用模式,深入分析乡村人才振兴面临的难点与制约,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对策建议。

现状:各类人才稳步增长能力素质仍需提升

农村生产经营人才培育加速,总量规模仍然不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资源投入力度。例如,年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三年提质增效行动,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转型升级,全面提升质量效能。截至年底,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已超过万人,增长势头良好。截至年6月底,通过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四级联创,全国县级及以上示范社已达16万家,培养了一批作风廉洁、遵纪守法、表率作用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但是,在农村生产经营人才培育过程中,有的地方由于培训体系不够完善、培训单位师资不足、部分教学内容流于形式、与学员沟通少互动少等因素,尚不能充分满足学员生产经营实际需要。

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不断增加,优惠政策有待加强。农村双创人员数量持续增加,截至今年4月,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多万,产业业态越来越丰富,形成带农富农效应。针对农村电商人才需求,各地纷纷出招。比如,年底,山东莘县农村电商实用型培训共计开展场、课时,惠及全县24个乡镇人次。乡村工匠挖掘培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比如,广东江门已评定乡村工匠职称人,其中,高级职称30人、中级职称人、初级职称人。然而,一些人才优惠政策存在重视实力强劲的大企业、忽视小微企业和返乡创业农民工的现象,无法提供涵盖面广、更为细化的有效帮扶。

乡村公共服务人才建设步伐加快,队伍水平有待提升。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高度重视、持续推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例如,截至年底,山东寿光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全面落实农村教师满年限晋升职称政策,惠及教师人,大幅激发教师队伍工作热情。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展加快。例如,年,湖南省常德市定向培养名乡村医生,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乡村文旅人才建设取得新进展。例如,安徽省六安市引导文化旅游能人做好陡沙河温泉小镇、九月山庄等乡村旅游项目,发挥文艺人才作用,年均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余场、相关巡演活动余场。然而,乡村人才队伍水平仍待提高:乡村教师社会地位不高、工资待遇不理想、职称晋升困难等问题未完全解决,很多优秀人才难以长期坚守;乡村医疗卫生人员职称、学历普遍不高,专业技术水平相对薄弱,人才队伍结构缺陷较为突出。

乡村治理人才根基稳固,服务意识仍需加强。近年来,“第一书记”“三支一扶”人员、“大学生村官”等乡村治理人才为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了至关重要的智慧与力量。如河南年招募帮扶乡村振兴岗位人,有效改善了基层人才队伍结构,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人才基础,“三支一扶”工作成为基层就业的亮丽品牌。调研发现,在乡村治理人才队伍中,有些村干部缺乏服务意识与竞争意识,工作态度被动消极。同时,农村法律援助需求量大、援助经费不足,村民法律意识淡薄,农村法律人才在工作中往往感到力不从心。

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实力增强,但应用转化能力不足。从年起,我国开始组织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经过十年培养计划,建立起一支多人的高层次农业科研人才队伍,打造了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启动实施“神农英才”计划,攻关农业核心关键技术。年,广东选派个省级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名农村科技特派员驻镇帮扶个重点乡镇,在“三支一扶”岗位中,七成以上用于助力科技兴农;截至年底,山东潍坊引进农业领域博士以上高端技术人才46人,农业科技人才总数达人,培训高素质农民1万多人,同时大力实施“百千”科技支农工程,开展下乡服务活动1.5万人次,指导农户10.5万户。但是,农业农村科技人才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农业战略科学家、创新团队比较匮乏,具有较强科技应用转化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企业技术人才存在较大缺口。

驻村期间,医生徐晓婵(中)和张建明(左)来到安徽省璜尖乡清溪村了解病人病情。新华社发

探索:创新机制各地举措特色鲜明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人才振兴模式。

广东“N+人才”模式:广东以党建为引领,通过产才融合、科技助力,打造乡村人才振兴的“N+人才”路径。

通过“党建+人才”培养农业农村工作主力军。如广东省连南县打造乡村振兴党员干部人才“四库全书(册)”(后备头雁库、后备党员库、后备人才库、后备干部库)共计人,让人才紧密围绕在村级党组织周围,激活乡村振兴“源头活水”。

通过“产业+人才”打造产才融合示范基地。年底,广东省农民合作社总量达5.2万家,入社农户达72万户,省级示范社家,带动非成员农户万户,农民合作社逐渐成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中坚力量。

通过“科技+人才”构建乡村振兴持续动力。年,广东先后组织4批次省级农村科技特派员重点派驻任务,选派个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和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个,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约63万人次。

浙江“1+X”模式:浙江重点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和引进机制,打造“1+X”人才团队,即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X个能够助力乡村振兴的人才和群体。全省致力于打造一支包含乡镇党委书记、村干部以及后备干部在内的“三农”工作队伍,制定实施“三农”干部培训计划,激发乡土工作人员活力;积极打造包含“新农人”“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等在内的乡村能人群体。拓展新型职业农民、产业带头人、高素质农民培育渠道,建立引进、运行和激励机制。浙江省衢州市下发《关于开展“强乡壮村百团行动”的通知》,探索“专班+专项+专家”及“一乡镇一团队、一团队一项目”总体思路,建立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工作专班,组建由教育、卫生、旅游等领域余名专家组成的专家服务团支,引导人才资源向基层流动。

山东“政策+培育+服务”模式:山东人社部门与乡村振兴各有关部门从“政策、培育、服务”三方面着手,创新人才“引、育、用”机制,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多部门联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立“1+3+N”的乡村人才政策体系,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技能提升计划、百万乡土人才培育示范计划、百万乡村人才定向培养计划“三个百万计划”,激励各类人才留乡返乡。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医疗卫生资源和服务管理资源向基层下沉,实施科技特派员计划,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截至年5月,选派名教师、名科技工作者、名医务工作者和名文化旅游工作者赴基层一线服务。

根据乡村人才需求缺口,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坚持分层次分类培养,拓展培养途径,开办“田间大学”“乡村学院”,大力培养高素质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以及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农村实用人才和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年,遴选25名高效生态农业创新类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注册备案科技特派员名,择优遴选名深入基层一线,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出台推进乡村人才振兴20条、加强农村干部人才队伍建设19条,开展“雁归兴乡”返乡创业推进行动,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聘请乡村振兴“首席专家”,积极搭建乡村人才服务平台,开辟基层引才绿色通道。以泗水县为例,目前,全县共招募合伙人人,确立合作项目33个,投入资金2.5亿元,带动就业余人。泗水县还从涉农部门和镇街选派名农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组成农技专家服务团,培养农村实用人才1.2万余人,组织余名高素质农民到外地现代农业基地调研学习。

在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巨城联校,29岁的美术教师刘金燕在指导学生葫芦绘画。新华社发

不足:引才难、留才难、用才难现象仍存

引进关:发展空间有限,人才顾虑未消。在一些调研对象看来,农村基层发展空间仍然有限,基层干部工作繁杂,工资待遇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基层人才学习深造机会较少,提升自我的空间有限。乡村人才扶持机制不尽完善,资金保障方面仍存在审批时间过长、程序复杂等现象,导致未能充分发挥激励效用。部分地区尚未形成自上而下较为系统的乡村人才引进机制,县镇层面缺乏科学完备的协作机制,难以联合进行乡村人才项目开发和引进规划。

留人关:配套服务与后续跟进不到位。多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农村劳动力短缺,出现“空心村”现象。同时,对新农村建设成果宣传不足,在人力资本开发和利用上投入资金不够。农村就业环境、生活条件虽有很大改善,却仍与人才需求存在差距。农村籍大学生毕业后大多选择留在城市打拼,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人才断层和人口老龄化,乡村缺乏活力。部分乡村人才引进配套服务和后续跟进工作不到位,人才发挥作用和创造价值的平台有限。

使用关:用才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部分地区对乡村人才的使用机制尚不健全,各行业部门难以形成有效合力对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和整合利用,存在人才岗位错配现象。同时,各地区之间经济实力差距较大,贫困地区需要培训的农民数量较多但经费紧张,较发达地区经费充裕、培训较多,但精准度不够,产业、人才与服务之间的良性循环尚未形成。

建议:让乡村天地更阔使人才更有可为

以机制创新为抓手,充分释放乡村人才活力。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培养开发机制,整合农业科技院校等资源,建立乡村实用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引导合作社成员、农场主积极参与技能培训。科学设置乡村人才培训计划,创新培训方式,结合学员综合能力和实际需求备课授课,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乡村人才培训质量。构建更加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和分类评价体系,综合运用资金、政策和技术支撑等措施,完善、创新乡村人才激励机制,充分释放乡村人才活力。

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强化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一方面,加快培养农业领域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大力培育乡土人才,加快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培育进程,建立各级乡村人才智库以及乡村人才储备力量。同时,对乡土人才分类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本土人才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科学利用政策、资金等吸引大学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创新。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积极引进农业技术推广员、农业职业经理人、农村电子商务师等各类复合型人才,改善农村人才素质结构。加强乡村人才“爱农业、爱农民、爱农村”思想教育,增强乡村人才乡土归属感和荣誉感,发挥各类人才智力支持作用。

以优化服务环境为保障,加快乡村人才振兴。加强乡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营造良好人居环境,配套相应保障性制度,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乡村人才子女教育、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方面给予相应政策支持,解决其后顾之忧。增加乡村创业就业机会,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发展特色产业,创造性增加就业岗位,增强乡村的人才吸引力。健全乡村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保障体系,建设高水平创业指导队伍,为乡村人才创业提供有力技术支持,通过一系列举措切实优化乡村人才创业创新环境,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山东财经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课题组)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乡村人才汇聚发展动力澎湃——基于六省二十县的乡村人才振兴调研报告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250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