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2日讯在聊城莘县,有观众给我们打来电话,说当地街头有很多三轮车载着大号的充气塑料袋,怀疑存在非法运输危险气体的情况。根据爆料人提供的地址,记者来到了聊城莘县古云镇。记者在路上找了近两个小时,并没有看到反映人所说的情况。
按照知情人提供的线索,记者以购买天然气为由,打听用塑料气包运输天然气的情况,一名当地居民给出了这样的答复。
当地居民表示,现在不少人家里都通了天然气,再加上当地有管部门的查处,使用塑料气包天然气的情况已经少多了。那么,这样的情况真的已经杜绝了吗?
根据一位知情人的指引,记者来到了一户人家展开调查。记者接连打听了十几户居民,大家都表示,不清楚有用气包运送天然气的情况。然而就在这时,记者注意到,路上停放着一种特制的两轮板车。停放在街头的两轮车,由很细的铁管焊接而成,看上去并没有太大的负重能力,跟爆料人发给我们视频中的后拖车非常相像。
多方打听,记者却没有找到用塑料气包运输天然气的更多证据。那这辆停放在街头的双轮拖车,能否成为调查突破的关键呢?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找到了双轮拖车的主人,经过一番沟通,两轮拖车的主人讲出了实情。
拖车的主人告诉记者,他也很担心有关部门查处塑料气包运输天然气的事情,所以大家都很谨慎,在他的介绍下,记者在一户居民的院子里有了惊人的发现。
记者看到,在这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赫然放着一个直径2米以上,长度至少6米的塑料气包,见到记者到来,户主没有多说,只是告诉记者,想要使用塑料气包的天然气,得先购买塑料气包。经过一番打听,记者来到了一家杂货铺。
在杂货店,记者看到有不少大小不一的塑料气包放在货架上。店主告诉记者,附近可以用塑料气包罐气的地方不在少数。
记者花一百多元购买了一个4米长的塑料气包,店主还免费帮忙把塑料气包捆扎结实,告诉记者,这样就可以直接罐气了。
通过杂货店店主,记者了解到,附近有不少地方,都存在用塑料气包罐装天然气的情况。拿到了买好的塑料气包,记者展开了进一步调查。
临近午饭时间,记者再次来到了聊城莘县古云镇,在一条街道上,记者意外看到了一个大家伙。几分钟后,两个人把一大袋子气体捆绑到了车上,一名五十多岁的中年女子上了车。
就在记者跟着这个三轮车的同时,记者又发现有两个人抬着一个塑料气包出现在路上。记者看到,两个人抬着一个大气包进了一户居民家中。而另一位骑三轮车的人已经拉着气包上了大马路。
一口气碰见了两个大气包,如果装着的的确是燃气公然在路上行驶,真是吓人啊。是什么人在出售燃气呢?危险的气包都是从哪里灌装的呢?根据前期调查的线索,记者拿着买好的气包来到了一处农家院。一位老人带着记者去充气,在路上,老人坦言,这个时间段,拿着气袋很难罐到气。
按照这位老人的指引,记者来到了附近的一户居民家中。记者在这户居民的家中看到,气包就放在院子里,通过一根管子接到了厨房里。眼前的两名居民告诉记者,只要注意防火,这种塑料袋子的气包并没有危险,为了验证自己的说法,对方带记者来到了厨房里。
在另一家充天然气的院落中,对方也表示,正常的工作时间不能充气。听说记者要长期使用燃气,这名女子表示,可以帮忙联系一位送气的人,省去运输环节的麻烦。几分钟后,一名中年女子出现了。这名负责送气的中年女子表示,她给饭店送气包都是在晚上。但即便是这样也有被查处的可能。中年女子表示,运送燃气的过程中一旦被查住,损失要两家承担。
看到这真的是让人倒吸一口冷气,这些巨大的塑料袋直径两米多,少说也有二三十立方的天然气,一旦发生危险,后果不堪设想。调查中,参与运输天然气包的两名女子介绍,当地最大的饭店义和诚酒店,就是使用这种塑料气包,这事是真是假?记者决定进行一番调查。
记者来到聊城莘县古云镇义和城酒店,以定酒席为名来到了饭店的后厨,在这里,记者并没有看到有塑料气包。经过观察,饭店旁边的一个铁皮棚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塑料气包会不会就在这个铁皮棚子里呢?绕道铁皮棚子侧面,记者看到了一个疑似塑料气包的东西,为了进一步证实猜测,记者来到了饭店附近一栋正在装修的三层楼上,看到了饭店的气包。
了解到聊城莘县古云镇存在的运输、使用塑料气包天然气的情况,记者把情况反映给了聊城莘县应急管理局。对方在电话中表示,会给记者回电。然而,直到第二天,记者也没接到聊城莘县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的回电,随后,记者来到了聊城莘县应急管理局。
聊城莘县应急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记者反映的问题,目前只能等电话回复,在离开应急管理局后一个小时后,记者接到了自称是聊城莘县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工作人员在电话中表示,这件事不归他们管,而是归城管执法部门。
随后,记者跟聊城莘县古云镇的城管执法部门取得了联系。工作人员表示,会和派出所还有应急管理局一起去检查。
为了更直观的了解用塑料气包运输燃气的危险性,记者来到济南市历下区泉城广场消防救援站,请专业消防人员进行气包遇火实验。经过计算,前期调查中不法商贩灌装的气包直径两米长度10米,体积能够达到30立方米以上,为了确保实验安全,消防人员使用小型塑料袋进行实验。
固定好气包和道具后,消防人员开始做实验前的最后准备工作。
就在点火的一瞬间,气包内的燃气发生爆燃,窜出巨大的火焰,一旁的玩具熊顿时被点燃,虽然消防员迅速灭火,但玩具熊损伤仍旧十分严重。
根据目测,消防站内做实验的气包远远小于聊城莘县古云镇一些人运输的那个气包。但就是这么一个小气包,造成的危害也很吓人。叫它“气球炸弹”丝毫不为过。目前,聊城莘县古云镇的执法部门已经对违规运输、使用燃气的行为进行了查处。
闪电新闻记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