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陶春燕
莘县徐庄镇的“金耳”,应当是不多见的。
走进培育金耳的智能方舟,立马就会被长势喜人的一个个“金疙瘩”所吸引,干干净净的菌包袋上,金耳正在完成最后的生长,它们将褪去更多的水分,充满更多的胶质。方舟内空气流通,没有任何异味,温度保持在20°左右,清凉舒爽,轻轻触摸银耳,感觉冰凉软弹,金灿灿的颜色,给予了视觉一种美的享受。
“金耳的成功培育,是我们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成功实践,为乡村产业振兴增添了一项可推广、可复制的新样板。”6月29日,莘县人民政府在徐庄镇纸坊村召开了一场特别的现场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了徐庄镇金耳产业的培育、发展和推广相关情况,徐庄镇党委书记郭继锋在发布会上介绍称,作为传统食用菌生产大县,金耳产业的发展契合了当前莘县“稳优培新”的食用菌发展思路,以点带面,助力食用菌产业发展。
金耳被称为“菌中黄金”,别名黄金银耳,是一种新型食用菌,因其形似人脑,又称脑耳。营养含量是普通银耳的20倍,胶质细嫩、滑润可口、质地软脆、糯而不腻富有嚼劲,本身富含植物胶原蛋白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药用价值,是一种食、药兼用菌。金耳这类高端特色农产品生态、绿色,正符合当下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因此备受市场喜欢。
然而,金耳菌种非常稀有。野生金耳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楚雄,迪庆)和西藏东南部(林芝)米-米的高海拔地区,人工金耳菌种则是需要把采集到的优质野生金耳作为母本,经过长期的分离,提纯,训化等复杂步骤才能得到。由于金耳生长是两种菌丝的结合体,这两种菌丝的生长最佳温度又不相同,所以只有通过变温以适应两种菌丝生长要求及配比合理才能长出高产优质的金耳来。除温度要求外,这两种菌丝还对湿度、光线、通风等有不同的要求。
“我们依据10多年的人工管理经验,将适合金耳出耳管理全过程的最适条件以数据的形式写入我们研发的智能金耳生产方舟中的内置管理模块,并通过多个温湿度等传感器探头的反馈来自动管理生产条件,还可利用5G网络实现远程托管,远程监控、手机调控”,莘县龙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广珍有着30多年的菌类种植经验,今年,他在徐庄镇纸坊村率先实现了金耳液态菌种规模化栽培,打破了地域、气候等自然条件限制,实现了金耳规模化、周年化栽培,也填补了金耳在北方市场上的空白。而能够打破金耳规模化、周年化栽培技术“魔咒”,主要得益于5G加持的金耳智能方舟。
金耳智能方舟利用5G技术,可直接连接手机、电脑,对金耳栽培进行视频监控、模式选择、数据异常报警,智能控制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生长条件,实现了生产环境数据化、种植管理精细化,构建起“5G+智慧农业”全生命周期管控体系。同时,可建立一个大数据中心,一个技术员即可远程控制全国各地的分散种植点。此项技术打破了种植区域限制,可以充分利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闲置宅基地,路旁道边,尤其适合林下,使村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村集体增收,也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目前,纸坊村金耳试点项目前期投资10万元,培植菌棒个,每个菌棒可以产1斤金耳,生产周期30天左右,市场价格每斤可达到元,一年可以生产8到10茬,一个金耳智能方舟效益可达到35--40万元。当前,莘县龙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与北京和全国客商对接,设计的全国销售布局每天需求量为10吨左右,目前产量缺口还比较大。
“在6月1日晚上,我们召开了支委会、村民代表会,围绕发展金耳产业,进行讨论。初步确定,党支部领办的联兴种植专业合作社,率先示范引领,筹备建设资金,拆除闲置院落,硬化地面,招标建设公司,十多天的时间,纸坊村民就看到了“金耳产业”的雏形”,徐庄镇纸坊村党支部书记蔚关彦提出,帮助村民通过产业致富,是纸坊村党支部思考和探索已久的事情。发展金耳是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目标,以新技术为导航,探索出的一条产业有规模、技术有保障、销售有渠道、品牌响当当的“5G技术+合作社+农户”发展新模式,完全契合纸坊村产业发展规划。
金耳品质高端,生态绿色,市场前景广阔,目前,纸坊村也通过示范引领,让更多的村民看到了效果,加入到了发展金耳产业的队伍中,把村庄闲置的资源、空闲宅基等充分利用起来,这样即改变了环境,还实现了村民家门口就业,让村民找到了风险小、收入稳定的致富途径。“今后,我们将积极打造成“金耳纸坊”,让省级美丽乡村环境更加美丽、产业更加兴旺、生活更加富裕”,蔚关彦说。
在特色产业培育的具体实践中,莘县徐庄镇充分利用“互联网+”赋能现代农业生产,推动了产业链纵向延伸。郭继锋表示,下一步,徐庄镇将以人才培育和品牌打造为抓手,创出徐庄特色农产品品牌,逐步发展特色支柱产业。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强化信息技术赋能与农业经营管理深度融合,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拓展乡村经济新业态,探索形成在全镇范围内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智能生态农业新模式,以“5G+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