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唐宋出现八宰相,二对是父子,五个莘县人,三个视为莘县人。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查阅史书,唐朝和宋朝时期,从莘县走出去的宰相级人物就达8位之多,他们分别是刘祥道和刘齐贤父子、韩允中和韩简父子、路随、王旦、毕士安、王伦。他们之中,有5人本身就是莘县籍,3人是外籍人落户莘县或长时间在莘县生活,而视为莘县人。他们有的任过宰相实职,有职有权;有的则是荣衔,仅享受宰相的名分和待遇或官位相当于宰相。不管具体情况如何,他们都是宰相级的人物,而且都与莘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辉煌荣耀,永远是莘县人民的骄傲。莘县史志将用几天时间向您详细介绍!
刘祥道
刘祥道(-),字同寿,魏州观城(今山东省莘县观城镇)人。唐朝宰相。刘祥道父亲刘林甫,唐武德时(-年)为内史舍人,以才学过人著称,与萧瑀等撰定律令,著《律议》万余言。历任中书侍郎、吏部侍郎,赐爵乐平县男。刘林甫任吏部侍郎期间,唐朝天下初定,沿袭隋朝制度,每年十一月开始选官,到次年开春停止。时间短,事情多,有关部门来不及认真做完选官工作就停止了选官。刘林甫给高祖皇帝建议,请改成全年随时听选,随到随选,于是有才干的人都被选上当了官。同时,刘林甫还将原来州府以皇帝诏书或赤牒授官办法,改成了集中于吏部调任,人再多,他都随时量才录用,因此得到了朝庭内外好评。
刘祥道袭父爵,后在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为官,历任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吏部黄门侍郎。为了革除当时选拔使用人才中的弊端,他曾给唐高宗李治上书,陈说六项建议。后来升任司邢太常伯,主管刑律,又曾奉诏巡察关内道,兼任沛王府长史。
麟德元年(年)八月,刘祥道拜右相。他看到朝政混乱,官场凶险,多次上书请求因病老辞职,十二月卸去宰相之职,改任闲职司礼太常伯,后进爵为广平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其荣耀已达臣子顶点。乾封元年(年),刘祥道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赠幽州都督,谥号“宣”。刘祥道在相位不足5个月,他洞察世事,急流勇退,算得上是一个不恋官位的人。
刘齐贤
刘齐贤,刘祥道之子,袭父爵,生活于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唐高宗年间,刘齐贤起初任侍御史,后来任并州司马。高宗听闻他廉正,很尊敬他。一次,将军史兴宗陪高宗到苑中狩猎,兴宗说:“并州的鹞很有名,可以命刘齐贤抓几只。”高宗不高兴,说:“刘齐贤难道是用来抓鹞的人吗?你为什么这样看待他?”后来,为了避太子李贤讳,刘齐贤改名刘景先。
永淳元年(年)十月,时任黄门侍郎负责修史的刘景先被封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三品,实际上相当于宰相。年末,高宗病重,命太子李哲(李贤于年被废)监国,由刘景先、裴炎、郭正一兼东宫平章事辅佐太子。不久,高宗驾崩,李哲继位,是为唐中宗,实权大部掌握在摄政的武则天手中。
年左右,唐中宗表现出独立行权的意图,被武则天所废,武则天改立其弟豫王李旦,就是唐睿宗,她自己则越发掌握了朝廷政权。裴炎数次建议武则天还政睿宗,武则天很生气。
后来,英国公李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打着重树皇权旗号的叛乱爆发,裴炎再次提出靠还政来平息叛乱,武则天指控裴炎谋反并将他下狱。裴炎下狱受审期间,很多官员为他说情。刘景先和风阁侍郎胡元范也在其中。武则天大怒,立即诛杀裴炎,刘景先先后被贬为普州刺史、辰州刺史、吉州长史。此时,刘齐贤在相位已整整两年时间。
永昌元年(年),武则天手下酷吏指控刘景先有罪,再次逮捕了他。刘景先忧愤绝望,自杀于狱中。武则天怒其抗命,没收其家。直至90多年后的建中三年(年),唐代宗李适才为其甄别平凡,追赠为太子太保。
来源:莘县史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