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莘县崔增鸳鸯饼ldquo郑板桥之

商报消息(记者张军)“食禄千万种,不如饼在手。平生所负恩,岂独一乳母。”这首饱含思母之情的诗句,为清代“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原名郑燮)在老范县县城(今山东莘县古城镇)任知县时,品尝到该县鸳鸯饼后,有感而发所作。如今,这里的鸳鸯饼已成为该地的一个有影响力的产业,而该地的崔增鸳鸯饼制作技艺更是在年11月,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美食蕴含丰富历史和齐鲁文化

据莘县鸳鸯饼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崔增介绍,到年间,郑板桥曾经在老范县(今莘县古城镇)当了5年县令,兼署小县朝城,始订定诗、词集,并手写付梓。郑板桥重情念恩,他自幼丧母,依赖费姓乳母教养成长。小时候遇上饥年,费氏每天背负郑板桥上街,经常买饼给他吃。郑板桥与乳母感情深厚,相依为命,对小时候的美食饼情有独钟。在范县品尝到鸳鸯饼时,非常怀念乳母,写了流传至今的那首诗,读来真挚,甚是感人。崔增表示,鸳鸯饼在当地已有余年历史,郑板桥能够品饼思母,也可侧面反映出鸳鸯饼的品质受到当时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的喜爱。

崔增介绍,自己父亲离世早,姐弟三人自幼靠母亲每天傍晚挎着提篮,提着马蹄灯卖鸳鸯饼一点点培养成人。母亲做鸳鸯饼的手艺是跟她的姥姥,也就是自己的太姥姥学的。崔增从小也耳濡目染,谨守老人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慢慢掌握了这门面食独到的制作技艺。

据了解,古城镇系原范县县城旧址,地处两省四县(两省:山东省和河南省;四县:莘县、范县、阳谷县、台前县)交界处,历史悠久,曾为历代名人汇集之地。仲由(字子路)曾在此设院讲学,秦始皇走马修堤,设立点将台;“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在此任县令,留下许多千古佳话;刘邓大军南下途经此处。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无不展示着古城古朴、典雅的民风,热情好客的风俗习惯和礼仪之乡的优良传统。

传统美食选料考究,与时俱进适应需求

据崔增介绍,鸳鸯饼因成品两两相扣、成对售卖,如鸳鸯互不分离而得名,是一项民间传统手工制饼技艺。鸳鸯饼因为手工制作最大限度保持了食材养分不流失,而且色香味美,完全符合现代绿色健康食品的标准,而广泛流传于莘县古城地区。

崔增鸳鸯饼主要经过选料、原料加工、主料制作、辅料炒制、汁料熬制、馅料调味、面皮精制、造型、古法蒸制共9个环节、21道流程,最终制成色香味美的鸳鸯饼。崔增鸳鸯饼选料考究,馅料以精制猪后臀尖肉和新鲜大葱为主,按照1:1混合,加入秘制香料搅拌均匀。将当地小麦粉用温水和面,揉成面团,擀好后抻成薄而长的面皮,涂抹少量食用油避免其粘连,在靠近自己的饼皮一端放上馅料,卷至8层,去掉两边多余的面叶,上锅蒸10分钟即可出笼。鸳鸯饼成品鲜香可口而不腻。崔增主张传统鸳鸯饼与现代发展环境相适应,在传统鸳鸯饼制作技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健康理念,创新多种风味组合,推出了以鸡蛋和葱为馅料的素锅饼以及香辣鱿鱼、孜然羊肉等口味的鸳鸯饼,丰富了品种,以适应不同受众的需求。

崔增鸳鸯饼作为莘县代表性美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齐鲁文化,经过历代手口相传,已然成为鲁西地区家喻户晓的传统小吃,深受当地百姓喜爱,并逐渐融入其日常生活之中,取得了较好的传承与发展。

鸳鸯饼渐成为带动就业,促乡村振兴产业

崔增表示,古城独有的鸳鸯饼制作技艺,如今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在一代代传承发展下,成为该镇居民增收的产业之一。作为一名年生人,传统面食制作技艺暨莘县鸳鸯饼制作技艺的省级第四代传承人,崔增自幼就在鸳鸯饼制作技艺言传身教的环境中长大。作为当地鸳鸯饼的主要代表性传承人,崔增不但自己完整掌握鸳鸯饼制作的全部流程和技巧,还培养了鸳鸯饼第五代传承人张艳红、岳幸,先后指导了来自河南开封的陈宝珠、哈尔滨的李福贵夫妇、濮阳的段期强夫妇、青岛的张国峰等学员,对推动鸳鸯饼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带动了当地人就业,促进了当地和省内外靠一技之长发家致富的梦想。

崔增鸳鸯饼非遗技艺屡获殊荣

为扩大鸳鸯饼的传播范围,自年起,崔增采用了泡沫箱加冰袋的设计,大大延长了崔增鸳鸯饼的保质期,从而可以让鸳鸯饼网上订购,通过快递和物流香飘省内外。崔增还为鸳鸯饼的宣传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多年来,从村镇到城市,从济南到北京,先后参加了多项展览活动,以及多部央视、省市电视台的专题片拍摄。崔增依靠鸳鸯饼制作技艺获得了多项荣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山东·齐鲁名吃”“山东省饭店协会小吃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聊城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聊城市名厨委员会委员”“聊城市十佳非遗传承人”等,得到了相关专家和群众认可,促进了崔增鸳鸯饼的传播,使更多人了解鸳鸯饼,并加入到保护该项目的行列中来。

向抗疫一线人员捐赠物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15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