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沿岸一个中医世家的百年往事

绿申黄金补骨脂白斑抑菌液 http://www.leirenbang.com/zx/2022/1112/237590.html

「本文来源:聊城晚报」

文/图本报记者孙克峰

9月7日下午,狄存生骑着三轮车匆匆忙忙来到阳谷县七级镇运河古街。

这里有他的门面房,当地镇村两级干部正在挨家挨户检查环境卫生,要求他将一条狭窄通道封住,以提升古街的整洁度。

狄存生是一代名医狄大光的孙子,他的门面房曾是狄氏药铺春和堂的一部分,药铺的其他房间及狄大光故居则分属不同狄氏后人。

如今,春和堂药铺的老物件还在,见证了一个中医世家的百年辉煌,也记录了运河沿岸生生不息的人文历史。

狄大光孙子狄存生在春和堂药铺

老药铺记录一个中医世家的辉煌

自聊城柳园路出发,沿着省道一路向南行驶20多公里就是阳谷县七级镇,右转下坡约米就来到运河岸边。

自运河桥东岸北行,穿过一排排仿古建筑抵达一处地势开阔地带,东侧一条东西走向的古街就是七级运河古街,春和堂药铺就在这里。

古街区中间北侧一处房子的木板门上,贴着毛笔大字“中医世家”“汉医经方”,大门两侧有两幅描写中医内容的对联,门头上是红纸黑字“春和堂”。

“这是狄志胜写的,他之前就在这里开中药房,后来为了保护古街区,原来的集市搬到了前街,这里日渐冷淡下来,药铺就关了。”9月7日下午,狄志胜的爱人姚红军说。

狄志胜是狄大光的重孙,也是狄大光药铺的继承人,东侧是他堂叔狄存生的门面房,曾经也是药铺的一部分,但狄存生没有行医,就挪作他用了。

药铺后面的厢房存放着老药柜、戥子、药捻子、诊桌、医书、鸡毛掸子等中医药铺常用的物件,由于年代久远,铜铁材质的物件已经生锈,木质物件上有一层厚厚的尘土。

两组药柜样式不同,药斗里存有不少中药,但由于时间太长,有些都已经发霉或被虫蛀。

狄存生拉开药斗久久凝视,似乎在思考什么。

这时候,古街走来一群人,是七级镇党委副书记江绍生和七一村的干部,他们正在查找古街内环境需要整改之处。

“七级运河古街是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会定期维护。你再过半个月来,这里的环境会更整洁,街区也会更漂亮。”江绍生对记者说。

今天的忙碌续写的是昨日的繁华,而狄氏这个中医世家曾在这里留下深深的历史印记。

数百年迁徙路走出一个中医世家

京杭大运河穿过阳谷县七级镇,曾经为这里带来数百年的辉煌。

紧邻运河西岸有个地方叫大隅首,是曾经的七级镇中心,人民公社成立后,供销、邮电、税务等部门都集中在这里,街内有“翟家祠堂”“一碑担两间茶馆”“八卦楼”等建筑,而这条街上的春和堂药铺至今仍让当地人津津乐道。

“‘穷汉子吃药富汉子拿钱’,附近的村民和一些穷人到春和堂看病不收钱或收很少的钱,但是富贵人家过来看病,药费会高很多。”今年76岁的庄兆刚是七一村村民,谈起狄大光时他说道。

狄大光的祖先明初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徙而来,最初定居于当时的莘县高庙村,不过在滚滚历史潮流中他们的后人并没有停止迁徙的脚步。

清朝中后期,狄贵馨、狄兰馨兄弟走出高庙村,弟弟狄兰馨在莘县城门附近做生意,哥哥狄贵馨则来到阳谷县城谋生活。

阳谷县熊家是当地有名的商人,名下有堂号“春和”,经营范围很广,其中就包括春和堂药铺,因为狄贵馨跟随父亲学过中医,就在熊家的春和堂药铺当了一名伙计。

后来,狄贵馨离开春和堂,挑着担子来到比较繁华的七级镇卖药方,随着时间推移,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他就顺势开了一家叫“春和堂”的药铺。

其间,狄贵馨经人介绍与附近一个村庄的姑娘喜结良缘,狄氏的生活慢慢安顿下来,七级镇成为他的新家乡,人丁也越来越兴旺。

狄贵馨的儿子狄金召继承父业继续行医,“春和堂”在当地名气渐大,尤其是第三代传人狄大光把狄氏“春和堂”推向了一个历史高点,当时有“北狄南毛”之说。

善用经方为抗日将士疗伤

“南毛”是阳谷县原四棚乡毛庙村的毛登岭,因为毛庙村位于七级镇的南面,故称“南毛”,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北狄”就是狄大光。

狄大光天资聪慧,过目不忘,勤奋好学。少年时期就攻读医学典籍——《黄帝内经》《金匮杂症》《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

“狄大光对伤寒论有比较深的研究,善用经方,三五味药,甚至一两味药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河南清丰、南乐,河北保定以及周边地区的病人经常慕名前来诊病。”全国名老中医谷越涛说。

“我大伯曾跟我说过,他的一个舅舅躺在门板上快不行了,家人都已经准备后事了,服用了狄大光开的药竟然奇迹般地活过来了。”莘县莘亭办事处后高庙的狄景深对狄大光的事迹也很了解。

抗日战争时期,狄大光多次为抗日将士治病疗伤。解放战争时期,经常与徐翼司令小酌共饮,并为解放军伤病员治病疗伤。

“他还写了一本书叫《伤寒熟记》,记录了他的医学成就,曾经传给后人,可惜的是现在找不到了。”狄景深说。

新中国成立后,狄大光曾在“医院”(位于阳谷县东北部,已撤销)工作,徐翼县迁阿城后,狄大光又到医院(医院前身)任中医医师,并参与创建了中医科。

“医院院志对狄大光有记载,当时聊城专院还在古城区办公,很多人都是赶着毛驴车过来找他看病,在中医科他的病人最多。”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中医学博士谷万里说。

高超医术让清末武状元心悦诚服

狄大光曾任山东省第一届政协委员,后受聘山东省科学院中医学研究师,定期在山东省科学院进行讲学,在鲁西影响比较大,民间也流传着他许多医术高明的故事。

他治好武状元李孟悦母亲的病一事流传最广。

清末武状元李孟悦是东昌府区朱老庄乡西四李村,自幼喜爱武术,20岁中武秀才,23岁中武举人,25岁中武状元。

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时,慈禧太后携光绪帝等逃往西安,李孟悦曾随从护驾,第二年出任广东参将,后升任两广镇台,回乡后建立地方武装,维持地方治安。

有一次,李孟悦的母亲病危,狄大光仅开了数剂中药就使李母病情好转。李孟悦对狄大光的医术大加赞赏,专门在狄家药铺门前立了两通石碑,其上分别刻有“嘉惠均沾”“懿德可风”,此后狄大光的名气更大了。

曾经的春和堂很气派,院内有一栋楼房,是东阿县一名官员为其所建。当时东阿县一名官员的夫人重病在身,遍寻名医,久治不愈,把狄大光请去,三副中药,夫人病身痊愈。

还有一年,狄大光在上海遇到一位夫人在住院治疗,用当时先进的西医治疗怎么也不见好转,狄大光用七枚枣子,三天内就把病治好了,不料却惹恼了洋教士,还因此打起一场官司。

徒弟刘瑞蓝、殷培芝等人继承了老师狄大光的衣钵,在东阿、阳谷一带久负盛名。至今,狄大光的后人已有70多人,也多有行医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467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