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字公文4处错字怎能如此马大哈

摘要

中青评论

只要行政把关稍严,文件中一些连小学生都能看出的错字,就完全可以被纠正。

最近,四川仪陇县人社局的一份公文火了。在这一本是官方用来表达歉意、对外公布整改情况的字回复中,出现了4个极为扎眼的错别字:“我局康即针对您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中,“康即”应为“赓即”,为立即之意;最后收尾处的“祝您生活愉协江作顺心”,把“愉快”写成了“愉协”,“工作”写成“江作”;连公文落款的“仪陇县人为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也将“人力”写成“人为”,落款错得离谱的文字,与印章中鲜红的文字形成鲜明对比。

短短的篇幅中,却出现如此高密度的低级错误,自然会令人瞠目。更重要的是,该部门发布公文是为回应局内工作人员迟到、态度不好等现象。看到如此让人哭笑不得的“操作”,不知反映此情况的群众看到后会作何感想?至少,瞥见“愉协”二字,群众是“愉快”不起来了。

单拎出错别字的问题,或许是工作人员办事不认真所致,但结合回复内容,就会发现整件事没有那么简单。回复中提到的几个现象,桩桩都不是应轻易放过的小事儿。首先是县级机关明文规定了上下班时间,可工作人员却迟迟未到,耽搁群众办事。对于有群众提到的“工作态度恶劣、工作懒散”等问题,当地人社局解释该职工正处休假中,会对其进行严厉批评,责令整改。虽然在休假期间,职工的不当态度值得商榷。但更值得反思的是:为何该局没有做好基本的业务交接统筹?

这一事件背后,恐怕不只是简单的公文“翻车”,还关涉到相关部门有没有把群众放在心上。如果连纸面功夫都懒得认真,那对于官方回复中诸如“表示歉意”“严厉批评”“责令整改”等说法,恐怕就要打个问号了。

工作纪律、作风散漫和错别字问题,显然有着相似的问题“路数”。按理说,加盖人社局公章的文件,从公文撰写到印章使用,需要经过一整套程序。只要行政把关稍严,文件中一些连小学生都能看出的错字,就完全可以被纠正。

撰文盖章环节的程序疏忽,也反映了该单位工作机制上的漏洞。对此,上级部门应以此为契机,及时介入,举一反三,理顺整个工作机制。另外,当地也有必要借助外部力量,重新复核群众反映的问题,推动该单位工作作风的转变。

公文错误固然低级,但类似问题屡见报端,肯定不是好现象。此前,山东莘县某局一份公文甚至将县委书记“王峰”写成“汪峰”,被县委书记批示“我不是歌星”,成为一时笑谈。而近些年针对部分政府网站存在的错别字现象,中国政府网曾发布《关于“严重错别字”指标的说明》,通过人工抽查、系统监测、公众媒体举报等方式对网站信息内容进行检测,目的也是减少公文中的低级错误,维护政府形象。

对公文错字问题,不可轻拿轻放,否则轻则导致行政服务低效,严重的可能危及生产生活秩序。尽管国家在大力破除形式主义积弊,摒弃案牍主义,但从基本行政要求看,过硬的公文案牍处置能力,依旧是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必备能力,它关乎单位基本的行政效能。因此,虽说不宜过度追求公文形式,但涉及公文书写,仍要落笔有方,严谨晓畅。

此事涉及的大学生人才档案进出事务,牵涉不少年轻人的落户择业问题。而大学生留下或离开,关系到当地发展的人才基础。今年两会报告提出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因此人社部门的服务要对接大学生需求,保证就业服务流畅不断线。另外,人社部门要用人性化的服务,展现政务窗口风景,积极放大电子政务一体效能,为当地政府塑造良好形象,更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显然,当地人社部门散漫的工作作风,与此相去甚远。

如今,在仪陇县隶属的南充市,当地人社系统正把“建设群众满意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作为“一号工程”。这样的“头等大事”,显然不应只是一句口号。接下来,公众希望看到当地对“整改回复”的严肃整改。当然,千万别再闹出错别字的笑话,因为这个事情一点也不好笑。

撰文/白毅鹏

编辑/任冠青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出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270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