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莘县的你有坐过这些交通工具

公益中科 http://m.39.net/news/a_6169066.html
莘县风俗之八——出行

莘县人民以前出行方式单一、落后,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繁荣,莘县人民的出行方式更加多样化、科技化。

建国前后,莘县道路均是土路,且多为弯曲逶迤的荒径小路,春多风沙,夏秋泥泞,行走十分不便。即使民间称为“官道”的公路,也是狭窄、曲折、凸凹不平的土路。直至年,莘县始有沥青路面。从交通工具来看,就其出现先后,大体有以下几种:毛驴:建国前后有人骑之代步,多用于接媳妇、送闺女。独轮车:亦称“洪车”“小推车”,车架和车轮大都用枣、槐、桑等硬木做成。架车者双肩挂绊,两手持把,扭动腰身,前腿弓、后腿蹬,俯身向前用力推行。车行走时“吱呀吱呀”,声闻数里。此车俗称“拱地牛”,既可运物,又可载人。五十年代后期,车轮逐渐改为胶轮,比以前大大轻便。太平车:俗称“葫芦头”,为长方形四轮全木畜力车,硬木做成,轮边镶铁瓦。此车有四面镶框(前后两面可动)和平板两种。二至四畜拉车,载重量大。但样式陈旧,行走笨重,拐弯掉头十分不便。旧时多为富裕农户所用,六十年代后逐渐淘汰。大车:也称“辕车”,为两轮全木畜力车。全车由车轮、车厢、车辕三部分组成,车轮直径一米有余,中有木辐,边镶铁瓦。行走时颠簸较重,土路常被轧出深深的车辙以致年久成沟。此车用作旅行时,常在车厢上搭席棚或布棚。后来,车轮改成胶轮,便改称“胶轮大车”或“马车”。地排车:也称“拉车子”,分车排、车脚两大部分。木排胶轮,形状类似大车,形制较小,人拉畜拉均可,轻便有力,多用于农业运输和走亲访友,用途极广。

自行车:农村叫“洋车子”,或简称“车子”,是民间极常用的交通工具。五十年代开始进入农民家庭,八十年代普及到户,如今在城里已普及到人。车有大飞轮、小飞轮、加重、轻便、变速之分,单骑、带人、驮货均可。那时候自行车品牌很多,主要有飞鸽、永久、大金鹿、钻石、大红鹰、红旗、凤凰等。北有“飞鸽”,南有“永久”,那时候的自行车流就像现在的汽车流一样,80年代的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自行车,被世界称为“自行车王国”。莘县也是遍地都是,基本上每家都合两辆以上。目前,自行车已经很少,即使骑自行车也多是为了健身。电动自行车成为莘县居民近距离出行的首要选择。

摩托车:八十年代开始进入家庭,城镇多农村少。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摩托车如雨后春笋般,在莘县不断出现。城镇青年,特别是“大款”,善骑两轮摩托,但由此而生的车祸也屡见不鲜。三马车:三轮摩托(简称“三马”,因其是三轮商标上又多有“马”字而名)九十年代大增,给农民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居民大多用三马车拉东西,甚至载人上路出行。新世纪之前,农村走亲戚和集体出行多有乘坐拖拉机或三马车的。汽车:五十年代开始,有国营长途客车,八十年代,开始有私营长途客车。八十年代前,人们乘车极为不便。票难买,车难上,有许多地方不通班车。八十年代后,沥青路面增加,通车村镇大增,再加上公、私车大合唱,交通极为方便。货运方面,八十年代开始出现私人车辆,且大有与国营运输部门竞争之势。小轿车:进入九十年代后,个别家庭开始拥有小轿车,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小轿车逐渐增多,目前莘县居民每家基本上都拥有一辆汽车以上。火车:莘县一直以来没有火车站,如果出门坐火车,必须到聊城、阳谷等地。飞机:莘县一直以来没有飞机场,若坐飞机,必须到济南等地。目前,聊城机场正在规划建设,在莘县河店镇马桥村附近,莘县也即将插上腾飞的翅膀。高铁:郑济高铁莘县站的建设,使莘县“高铁绕着走”的局面被打破,莘县高铁站规划为两台六线,以此为中心,到济南只需要半小时,到北京仅需一个半小时,所以对于莘县而言,融入济南都市圈指日可待,莘县未来的经济也将迎来一个新高度,莘县居民出行将会更加方便快捷。

来源:莘县史志

爆料/投稿/咨询/合作可联系小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82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