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苑莘通讯员杨浩种佳惠孔卫平 整齐的乡间道路旁,绿化苗木展现出勃勃生机,一排排大棚不时有村民进出,一垄垄山药长出绿芽……春去夏来,莘县农村基层的变化令人眼前一亮。 近日,记者在莘县的田间地头采访,遇到了不少新鲜事,从这些事情中可以感受到农村基层的可喜变化。废弃坑塘组成“连锁店” 莘县观城镇的多个村庄,把本村的废弃坑塘组成了“连锁店”。记者带着好奇,一探究竟。 在郭海村,记者看到村头坑塘的水清澈见底,轻风拂过,水波荡漾,荷叶摇动,别有趣味。一个多月前,郭海村组织村民对坑塘进行了整理,废弃几十年的坑塘有了新模样:坑底铺了防渗膜,坑中播种莲藕,坑旁供水设备安装就位。“4月15日到4月20日那几天,是咱们这里最适合种藕的时间。”村党支部书记郭传忠介绍,4月中旬,村里整理出两个坑塘,种上莲藕之后,按照四比一的比例放养泥鳅和黄颡鱼,“村里的坑以后也有收益了,一亩莲藕能收三四千公斤,鱼也能卖几千元钱”。 废弃坑塘开发是观城镇今年的“大手笔”,当地50多个村将陆续把废弃坑塘利用起来。“前黄、黄堂等十几个村庄整理出亩坑塘,发展水产种植、养殖。”观城镇党委副书记温志兵介绍,年,于沟村采用这种模式大获成功,为了推广这种高效模式,镇党委牵头组建观城印象合作联社,吸纳各村庄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加入。 一坑一特色,一塘一风韵。在观城印象合作联社的带动下,观城镇各村村头的废弃坑塘成了“连锁店”的“店面”。这些“店面”多数已“装修完毕”,四周也栽上了绿植。“我们将按照生态种养的要求发展水产生产,统一申请商标,打造乡村旅游的新景点。”观城印象合作联社董事长马廷方介绍,联社将激活各村的闲置资源,在镇党委的领导下,打造集生态种养、休闲观光于一体的观光示范园。乡镇学校、医院挂上新“招牌” “前两天董杜庄镇初级中学挂了新牌子,城里学校的老师要来了,以后你们不用再去城里读书了。”近日,莘县董杜庄镇的一名小学老师路过董杜庄镇初级中学后,对班里的孩子们说。 2月21日,莘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莘州校区(东鲁校区)揭牌;3月18日,莘县实验初中教育集团张鲁校区揭牌;4月8日,莘县国棉学校教育集团董杜庄校区揭牌……围绕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莘县创新办学模式,通过“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潜力校”的方式组建教育集团。教育集团实行总校长负责制,由总校长负责集团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各校区校长为执行校长,负责校区具体的日常管理工作。 “我们推行集团化办学,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缩小校际差距,着力破解‘乡镇学校弱’‘上好学校难’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莘县教体局局长田丹介绍,该县根据各学校区域分布、师资状况和学情实际,设立8个教育集团,把优质教育资源“搬”到乡镇中小学,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莘县“城乡教育都一样”的品牌正在擦亮。 卫生事业发展也是如此,莘县加强医共体建设,围绕打造“15分钟医疗圈”这一目标,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多个紧密型医共体。医共体内实行统筹管理、资源共享、技术帮扶、双向转诊,医院选派主治医师到乡镇级卫生院坐诊、查房、培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下转A8版) (上接A1版)全体党员干部签订承诺书 5月19日,莘县村“两委”换届全面结束后,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履职第一课加上了一项新内容:学习婚丧礼俗改革相关内容。不久前,莘县的镇村干部签订了婚丧礼俗改革承诺书,承诺的内容包括抵制高价彩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祭祀、随礼不跟风等多个方面。 大棚蔬菜种植产业的蓬勃发展让莘县“藏富于民”。“从金融机构的存贷款余额等方面,可以看出最近几年农村群众手里有了钱。大家普遍存在的攀比心理给婚丧礼俗改革带来了较大压力。”莘县民政局党组成员杨法军介绍,“通过开展移风易俗殡葬综合改革,每年全县可节省治丧费用1亿元左右。” 为了减轻农村群众的红白事负担,莘县在婚丧礼俗改革中,抓住承诺书签订、巡查制度建设两个关键,落实落细各项工作举措,不走过场,不搞形式,努力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解决婚丧礼俗改革落实落地的问题。按照工作方案,该县纪检监察部门将加大监督执纪力度,对违反规定的干部,启动问责程序,依纪依规给予组织谈话、通报评批、诫勉谈话乃至党纪处分。 近日,莘亭街道明天社区后大里庄村民李某的父亲因病去世,村里红白理事会来到他的家中商议后事。按照村里的村民公约,殡葬事宜一切从简。从老人去世到火化出殡,整场丧事仅仅花费了几千元。
本文来源:聊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