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县大运河文化带上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陪都文化、藩镇割据文化、碑刻文化、乡土民俗文化、衙署文化,它们都以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为载体默默传承着,加以挖掘与利用必将绽放出瑰丽的光彩。
陪都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大名曾7次作为陪都,历经战国至金朝的千年时间,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陪都文化。
大名能为大小朝廷十五次国都陪都,乃形胜之地也。东接齐鲁,西连秦晋,北靠燕赵,南控楚魏,交通又有古黄河(古黄河历史上曾三次流经大名),古大运河(今卫河就是隋大运河的永济渠段)、与漳河(隋、唐、宋、元有多次关于漳河漕运之记载)水运之便,陆路西至秦川太行、东通东岳泰山的官驿大道的地利之便。又有四省(晋、冀、鲁、豫)咽喉,七省(晋、冀、鲁、豫、陕、皖、苏)通衢之称,而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魏州者得天下,失魏州者失天下”的谚语,北宋又有北门锁钥之名,这也是大名人值得骄傲的一章。民国以来,铁路交通逐步发达,建国后省域重新划分,大名才失去交通枢纽、中心城市的地位。
由于黄河水泛滥,导致漳河、卫河河水泛滥,引发洪灾,北宋大名城不幸被水埋于地下,永远消失。也正是这一原因,地下的城市城墙、建筑物、构筑物、器皿等遗产保存的较为完好,且类型丰富。
藩镇割据文化
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田弘正
田承嗣(公元年-公元年),平洲卢龙(今河北蓟县)人,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祖父田璟,为郑州司马。父田守义,官至安东副都护,以豪侠闻名。
田弘正(公元年—公元年)原名兴,字安道,唐平州卢龙(今河北蓟县)人,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的从侄。安史之乱以后,北方藩镇割据,不听朝廷政令,自行任命官吏,自行制定法律,自行征收赋税。他们职位或世袭,或被部将夺取,朝廷不能干预,俨然独立王国。藩镇都有一支强大的军队,特别是充当卫队的牙兵,更是瀋镇割据的核心力量。魏博镇据有魏州、博州、相州、卫州、洺州、贝州、澶州七州(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北部一带,包括现邯郸市大名县、魏县、临漳县、馆陶县境内),是河北三大镇之一。田承嗣是安史降将,先降后又复叛,目无朝廷,为所欲为。
唐廷无力征讨这些藩镇,又怕他们再生事端,于是对他们实行了笼络政策,屡屡加官晋爵,委任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唐代宗李豫甚至还将其女永乐公主下嫁给田承嗣之子田华,以示恩宠,欲结其心。但田承嗣本性凶顾、反复无常,皇帝的恩宠,只能使他志满而骄,更加肆意妄为。他征收重税,修缮城池,强征所有壮丁从军,留下老弱耕作,数年之间拥兵十万之众。还专擅辖地内政治、经济、财政,官吏全部由自已任命,户口不向朝廷通报,而且从不向朝廷缴纳税赋,使得魏博镇成为一个独立王国。
田承嗣看出朝廷的虚弱,之后,他的分裂割据活动开始越演越烈。及后,唐朝廷忍无可忍,调动了八个藩镇的兵力进讨魏博镇,最终无疾而终。田承嗣始终不上朝,据七州之地,拥军队十多万人,成为河北三镇的最强者。及至田宏正,“悉除河北故事”,向朝廷献上魏博七州地图,等待朝廷任命官员。唐宪宗任命其为检校工部尚书、魏博节度使,后为唐廷征讨李师道,大获全胜,至元和末年,唐王朝重新出现统一的局面。
元和十五年,长安发动政变,宪宗死而穆宗立,受制于宦官,藩镇战乱四起。穆宗调田弘正为成德节度使,不久,田弘正在成德为裨将王庭凑所杀,时年五十八岁。
魏博是河北大镇,自田承嗣以来,已历六世,割据四十九年。田弘正被牙兵拥立,归顺中央,无论其初衷为何,实属难能可贵,且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其奉诏征讨诸藩镇割据势力,对国家一度重新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
魏州称帝的后唐庄宗李存勖
晋王李克用死后,其王李存勖继晋王位,成为独立的割据政权晋国之主,仍用唐朝年号“天佑”。李存勖时年二十四,由其叔父振武节度使李克宁掌握兵权。李克宁此时受其妻和李存颢(李克用的养子)挑唆,企图“兄亡弟立”继李克用的晋王位,先擅杀大将李存质,并伺机再谋杀李存勖。李存勖接到告密后,杀李克宁,从此掌握全部军政大权。
李存勖“乃下令国中,禁盗贼,恤孤寡,征隐逸,止贪暴,峻堤防,宽狱讼”,因而得到人民的拥护。他又严格训练军队,规定骑兵不见敌人不得乘马,队伍排好以后不得乱走,行军期限确定后不得误期等等,违者必斩,因此军队的战斗力大为提高。政治和军事措施为其“王霸之业”奠定了基础。
光元年(公元年)四月,李存勖在魏州称帝,是为后唐庄宗,改元同光。“时唐国所有凡十三节度、五十州”。这年10月,李存勖亲率大军南渡黄河,进攻后梁,一路势如破竹。第三日即破梁中都,擒后梁大将王彦章以下将吏多人。第八日晨,后唐大将李嗣源进抵后梁都城,开封府尹开城门迎降。当天唐庄宗进入开封,梁文武百官在马前谒见。梁末帝被其部将所杀,后梁亡。12月,后唐迁都洛阳。同光三年(公元年)九月,唐庄宗派皇子李继岌及郭崇韬伐前蜀。11月,蜀主王衍降,前蜀亡。后唐“得(蜀)节度十,州六十四,县二百四十九”。
魏州辖贵乡县、元城县、魏县、馆陶县、冠氏县、朝城、莘县、昌乐县,包括现邯郸市大名县、馆陶县、魏县境内区域。
碑刻文化
大名石刻博物馆位于大名县城东3.5公里处的大名府故城遗址内,占地面积15亩,始建于年。现存石刻二百多件,主要以碑刻、墓志、石雕为主。著名的有“五礼记碑”、“朱嘉写经碑”、“程子视箴碑”、“马文操神道碑”、“嘉靖皇后家族谕祭碑”、“米文辩墓志碑”、“黄立极墓志铭”等。碑刻不仅记载着朝代的历史,还展示着雕刻本身的技术与文字技艺,是非常具有价值的文化体系。
1、五礼记碑价值
五礼记碑,伫立于石刻馆中心,该碑可谓“全国石碑之最”。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及北宋徽宗皇帝赵佶先后为五礼记碑撰写碑文,柳书刚劲秀丽,瘦金书体的瘦硬劲挺,因此此碑具有重要的书法研究意义及艺术价值;五礼记碑自始立到改刻,均与当时的政治、历史背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碑文所涉史实较广,为研究唐王朝与藩镇及邻邦的关系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参考资料;该碑石采自古黎阳(今河南浚县)境内,从巨碑的拖运到竖立,既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骄横与残酷,也反映了劳苦大众和建筑工匠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因此,该碑所具有的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不言而喻。
2、朱熹写经碑价值
朱熹写经碑,又名“朱子太极石刻”,伫立于石刻博物馆的北廊。碑文摘录了《易经》总义,概括宇宙世界的变化原理。碑文由朱熹亲书,其门生蔡元定刻石,字体风格古朴,笔力遒劲,具有重要历史、书法、雕刻价值。
3、马文操神道碑价值
马文操神道碑,全称《大晋故赠秘书监马公神道碑》,立于后晋天福六年(年),现位于大名县石刻博物馆内。碑文为五代著名史学家贾纬撰文,高廷矩书丹立碑,主要刻记马文操生平、家世及大晋对其家庭后人的册封,对考据五代时期的历史轶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该碑刻精美流畅,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价值,同时为研究五代时期的雕刻装饰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字体为行书,行云流水中透出刚劲,有很高的书法价值,开启了行书碑文的先河。
4、大名罗让碑价值
罗让碑位于河北邯郸市大名县康堤口村南,立于唐昭宗龙纪元年(年)。碑文由朝议大夫、左散骑常侍公乘仁撰文,文林郎、检校尚书郑褒书并篆额,主要记述罗让之子罗宏信代乐彦桢为魏博节度史之事,反映了唐代中后期的节度使制度和藩镇割据势力的发展,是研究唐安史之乱后的社会历史背景的珍贵史料。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狄仁杰祠堂碑价值
狄仁杰祠堂碑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孔庄村北。祠堂是魏州人民为怀念狄公恩德,于神功二年(年)为其建造的生祠。该碑由冯宿撰文,胡证篆刻、书丹。此碑以篆、隶为根基而作楷书,中锋运笔,舒展浑厚;结体全然正面取势,字字磊落庄肃、气宇轩昂;布局充实茂密,有行无列,行距狭小,字距紧密,但字内洞达开张,风格清雄劲秀,极具书法研究及艺术审美价值。碑文记述了狄公任魏州刺使时的政绩和重修此碑的经过,为研究武则天及唐史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乡土民俗文化
古时候,大名城多居达官显贵,富贾纨绔,闲情雅趣,寻欢做乐,其花样百变出新。而挣扎在社会低层的民间百姓,丰年祈福,或者为了谋生,往往费尽心机,靠手艺行走江湖,造就了大名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大名草编利用随处可见的麦秸秆,编织出超凡脱俗、造型奇特的工艺品,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说、布老虎、泥塑、柳编、风筝、烟火故事、木版画、掐辫子等等古色古香的民间文化闪耀在村村寨寨,成就了多项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运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运河哺育了大名人民,在大名运河两岸,孕育了博大精深的运河文化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类型丰富、文化内涵深厚的特点。包含有广泛流传的谚语和船工号子;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独特的民风民俗;富于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它们是先民们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源远流长的华夏民族的重要见证,是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和对外联络的桥梁和纽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历史价值。其中具有代表性之一的民俗文化——庙会,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深受群众欢迎。
庙会又被称之为“过庙”,在大名不同的村镇中拥有很多叫法,比如上庙会、赶庙会等等。庙会渊源于集市。相传,神农时代“日中为市”,太阳升至中天进行集市,互通有无,做好交易就散伙。后来,农业、手工业有了发展,商业随之繁荣,出现了固定的交易场所,地点常固定在交通要道或衙门附近。南北朝时,崇尚佛法,大兴庙宇,于是活佛升天或菩萨诞辰之类盛会应运而生,游客纷至沓来,商人见有利可图,便来庙前设摊,兜售生意,这就是以寺庙为中心进行交易活动的庙会的由来。
大名地区“过庙”的历史悠久,是较为常见的乡土文化,百姓们常常把“过庙”当成一种节日。庙会的内容极其复杂,在封建社会时期常常带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或宗教色彩,如求雨祈福、拜佛求子、求升官发财等,都代表着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新中国的成立后,随着各级政府的宣传和人民知识水平的提高,当地百姓逐渐摒弃了这些封建迷信的思想,庙会也变成了人们买卖交易、娱乐消遣的集市。在大名的庙会上有很多的娱乐表演项目供百姓们欣赏和参与,比如踩高跷、舞狮子、杂技、武术等民间艺术,极大地丰富了大名人民的群众精神文明生活。
衙署文化
大名府故城先后多次作为国都陪都,曾经是叱咤风云年的大都市。故城明初毁于水患,都指挥使吴成异地修城,历经明、清、民国至今多年,民间有72衙门之说。大名两座城,曾经是郡、州、府、路、
省、道、县、市等行政机构的治所,还是都督府、节度使、天雄军、总管府、总督府、总兵、镇守使衙门等大军区一级的军事机构驻地,又是直隶巡抚衙门、河北第一省会、三省总督府所在地,河北道喊出了“河北”第一声。城内同时有三级政府机关,大名、元城两县时常附郭,形成了一城多衙现象。在大名,衙门口之多、之全,全国鲜有城市能比。
大名府署位于今大名县前街北头路北。明建文四年(公元年)自故城徙建,明清为府署,年2月,废大名府入大名县,大名府署改作大名县署,直至年5月日伪弃城逃往邯郸,方结束作为行政公署的历史。
大名府署自南向北共有五堂,每个堂与附属建筑也形成一组建筑群,衙舍大小有八区,府吏房间不在其内,建筑群层次分明。大名府署最南端,在县前街与南顺城街交叉口略北建有一座“天雄古治”木质牌坊,木坊左右两侧建有钟鼓楼,后废弃。“天雄古治”高约9米,宽约9米,是大名府署迎门坊。在喧哗口临南大街处,建有一座“河北雄藩”木坊。再北,是照壁,照壁东西两侧各有一个辕门,东“屏藩三辅”,西“表率七城”。
感恩相遇,承蒙厚爱,我是小周周,喜欢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