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四门谢氏二房谱葆光堂汉典农中郎

吃铜治白癜风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4/5931000.html
文:谢燕颉浙江余姚《四门谢氏二房谱》(葆光堂)《汉典农中郎将伯登公像赞》原文:谢氏受封,南阳宛邑。三代之际,隐显莫诘。周宣营谢,以赐申伯。谢已失国,子姓散佚。以国为氏,始见谢息。汉迨三国,英贤不绝。夷吾文仪,曰甄曰弼。承作汉书,兼才常识。维典农公,于时发迹。陈国阳夏,族望赫赫。惜哉政谱,已嗟书阙。子子孙孙,世食公德。晋室南朝,矞皇方策。国史取看,有如家谍。迄唐稍衰,宋明复崛。道学名臣,指不胜屈。凡此多才,胥公所出。饮水思源,曷其有极。典农之泽,百千万亿。注释:汉,指蜀汉。蜀汉(年—年),三国之一。公元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年为魏所灭。共历二世二帝,国祚四十三年。典农中郎将,中国古代分置于屯田的地区,掌管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的武官。三国魏,置典农中郎将和典农校尉,分置于屯田地区,掌管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职权皆如太守。魏末废止,改任为太守。伯登公,即谢缵(—),字伯登,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汉末三国时期大臣,东晋名相谢安的曾祖父,陈郡谢氏开基始祖。勤奋好学,选为太学生。肆业之后,随大司农桓范。高平陵政变时,阻止桓范外出。得到太傅司马懿重用,授长安典农中郎将(比二千石),负责长安屯田事务。西晋太康三年,去世,追赠大司农(中二千石)。受封,指周代诸侯接受天子分封爵禄领地。后世引申为接受皇帝的赏赐。宛邑,古邑名。春秋战国时为楚地,即今河南南阳市。秦昭襄王十五年(前),大良造白起攻楚,取宛,即此。后,秦昭王置县,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市。北周改名上宛县。南北朝时,境内廪君蛮或槃瓠蛮后裔,渐向北迁,至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一带),宛地遂萧条,沦为丘墟。三代,指夏、商、周三朝;儒家认为是理想的治世。成就夏、商、周三代文明,并非一个人的智慧就能达到。比喻长久盛世并非一人所为,而是若干代有为之士共同努力的结果。隐显,指隐没与显现。诘,含义是责问,追问;查究,究办。子姓,泛指子孙、后辈。散佚,意思为散失。谢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大夫孟孙的家臣。迨,等到。英贤,意思是德才兼备的杰出人才。夷吾,谢夷吾(25—89),字尧卿,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东汉时期大臣,谏议太夫谢宜礼的孙子。学问渊博,起家会稽功曹。得到太守第五伦赏识,担任督邮。举孝廉出身,授寿张县令、荆州刺(长)史,累迁钜鹿太守。为政以德化人,颇有善绩,契合儒家的执政理念。永元元年去世,追赠太常卿(中二千石)。文仪,谢该(—),字文仪,南阳章陵人,东汉末年经学家。擅长精通《春秋左氏》,为当代名儒,弟子达几百上千。建安中期,河东人乐详列举了《左氏》中几十条疑难问题问他,谢该为其都作疏通解释,后改名为《谢氏释》,流传于世。甄,谢甄,字子微,汝南郡召陵县(今河南省郾城东)人。东汉时期名士。后因不拘小节被时人诋毁,其后事迹不详。与陈留人边让皆善于谈论,享有盛名。每次一起拜访郭林宗,未曾不是从白天谈到黑夜,郭林宗对门生说:“谢、边二人才干有余,而并未入正道,可惜啊!”谢甄后因不拘小节,被时人所诋毁。而边让因轻蔑嘲讽曹操,而被曹操杀害。弼,谢弼(—),字辅宣,东汉东郡武阳(今莘县朝城镇)人。以中正方直著称,为当地所推重。汉灵帝建宁二年(),朝廷颁诏举有道之士议政,应诏对策,与东海陈敦、玄菟公孙度,同被授为郎中(比三百石)。承,谢承,字伟平,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吴大帝孙权夫人谢夫人之弟。三国时期著名史学家。博学洽闻,尝所知见,终身不忘。尤其熟悉东汉史事及本郡掌故。孙权时,曾任武陵太守,著《后汉书》卷。兼才,意思是兼具各种才能,见“兼材”。常识,即社会对同一事物普遍存在的日常共识。发迹,指人在事业上得志,变得有财有势。或指人脱离困顿状况而得志、兴起。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政谱》,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清朱栗夷撰。嗟,叹词,意思是表示忧感。书阙,书阙有间,成语,意思是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世食,世世代代当官,如世食汉禄。公德,指有关社会公众的安宁和幸福的行为。矞皇,休美貌。汉扬雄《太玄·交》:“物登明堂,矞矞皇皇。”司马光集注引陆绩曰:“矞皇,休美貌。”辉煌;光辉。方策,即方册,简册、典籍。多指方法对策,或方针策略。国史,指当代人修纂的本朝实录和本朝历史,后泛指一个朝代的历史。家牒,记一姓家族的世系、事迹的书。道学,儒家的道德学问。指不胜屈,成语,意思是扳着指头数也数不过来。形容为数很多。凡此,意思是所有这些。胥,意思是皆,都。曷,本意是指是怎么,为什么,也有何日,何时的意思。《鸨羽》:“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曷其有极,什么时候才极限。译文:谢氏诸侯所接受天子分封的爵禄领地,是在南阳的宛邑。夏、商、周三代之际,谢氏的隐没与显现,都不要再去追问了。周宣王经营好了谢国,以赐予申伯。谢氏从此已失去了自己的国家,子孙后辈全都散失四方。从此他们以国家为姓氏,开始只见诸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大夫孟孙的家臣谢息其人。从汉代起到三国时期,德才兼备的杰出人才的出现绎络不绝。如东汉钜鹿太守谢夷吾,东汉末年的经学家谢该(文仪),东汉时期的名士名谢甄,东汉郎中谢弼。东汉武陵太守谢承,著有《后汉书》,还兼具各种才能,俱备社会对同一事物普遍存在的日常共识。魏长安典农中郎将谢缵公,于此时正在事业上得志。陈国阳夏县,谢氏宗族的声望显著而盛大。可惜的是《政谱》,已只能嗟叹此古书也大有残缺。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仕途为官,从事有关社会公众安宁和幸福的事业。西、东两晋,宋、齐、梁、陈这南朝,均具备辉煌的方针和策略。本朝实录和本朝历史都可取来观看,犹如阅读家乘和谱谍。到了唐代,虽然稍微有了些衰弱,但是到了宋代、明代,家族又重新崛起。儒家的道德学问家,和显赫的旷世名臣,单靠扳着指头来数,是数不过来的。所有这么多能人干才,都是谢缵公一脉宗亲所出。饮水思源,若问什么时候能有个头?典农中郎将谢缵的世代恩泽,将成百,成千,成万,成亿。附注:一、谢缵并不是“汉典农中郎将”,而是“魏典农中郎将”。二、在曹魏高平陵之变事件中,谢缵拨开迷雾,看清本质和真象,从而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保住了身家性命,为家族的兴旺发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谢缵太学肆业后,任大司农府掾,这应该是魏黄初二年()之后的事,因为当年才将大农令改称大司农的。魏正始十年(),太傅司马懿趁大将军曹爽兄弟随齐王曹芳(魏明帝曹叡养子)拜谒高平陵之际,发动政变。关闭了洛阳城门,并奉郭太后的诏命,命大司农桓范行中领军事,接管中领军曹羲的军队。桓范正要应命,其儿子(佚名)以皇帝曹芳正在曹爽那边为由,力劝桓范投奔曹爽。于是桓范终改变主意,要到高平陵去。临出行之时,虽然大司农的所有属官全都进行劝阻,但是桓范就是不听。单骑出城去见曹爽,力劝曹爽挟天子移师许昌,以对抗司马懿。曹爽对这个号称“智囊”的桓范的话,也一样不听。最后导致全面失败,而被控以诬告谋反之罪,送交廷尉。结果桓范与曹爽等人被一同处死,并诛灭三族。谢缵因为具有敏锐政治眼光,不仅没有被牵连其中,还得到同乡太傅司马懿的赏识,从而被提拔为曹魏西都的长安典农中郎将。司马懿为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那么谢缵公是否也是河内郡温县呢?待考。那么又是什么时候迁徙到陈陈郡阳夏去的呢?也待考。三、据《通典》职官典说,典农中郎将、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并曹公置。《魏略》曰:典农中郎将,太祖(曹操)置,秩比二千石(属于五品高官)。魏晋时期,曾任典农中郎将的毛玠、任峻、司马昭、杨肇等人,均非等闲之辈。长安典农中郎,自然比其它地方的典农中郎将要陡得多。三国时期,长安城位于今西安市区西北郊外,面积约36平方公里,大约是同时期罗马城的四倍。长安城有城门12座,主要街道8条。其中最长的街道长达米。城内的宫殿、贵族宅第、官署和宗庙等建筑,约占全城面积的三分之二。宫殿集中在城市的中部和南部,有长乐宫、未央宫、桂宫、北宫和明光宫等。居民区分布在城北,划分为个“闾里”。四、当时魏蜀吴三国争霸,司马懿派谢缵常驻长安,教民耕种,管理得岁岁五谷丰登;种树艺桑,处处绿野平畴。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交兵胜负,除了兵强将勇,谋略得当外,还必须有充足的粮秣供应。谢缵任魏长安典农中郎将后,经营得粮草充足,从而兵强马壮,最终打败了吴、蜀两国。三分归为一统,谢缵功不可没。五、年,谢缵墓碑在太康县老冢镇谢家堂村发现。该碑碑高1.58米,宽60厘米,厚10厘米。碑文为“魏典农中郎将谢公讳缵之墓”,墓额有“流芳百代”4字,左下角四行分别是:“升平四年炳月望,曾孙谢万立,后裔宋进士谢文瓘重刻,熙宁丁巳年清和月。”六、中国近代农学家、教育家、考古学家、金石学家、敦煌学家、目录学家、校勘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罗振玉《芒洛家墓遗文四编·补遗》所收集《谢府君神道》,对谢缵生平做了详细论述,是当代历史学界研究早期谢氏家族的权威。七、《政谱》,编辑、摘录杜佑《通典》、马端临《文献通考》以及邱濬《大学衍义补》诸书,以类排纂,分十二门。杜佑(—),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政治家、史学家,诗人杜牧的祖父。出身京兆杜氏,门荫入仕,起家济南参军,历任剡县县丞,后投奔润州刺史韦元甫并随其赴浙西、淮南任职。大历六年(年),入为工部郎中,出任抚州刺史、御史中丞、容管经略使。唐德宗即位,入为户部郎中、江淮水陆转运使,迁户部侍郎。得罪权相卢杞,外放苏饶二州刺史。兴元元年(年),迁岭南节度使、御史大夫。贞元初年,历任尚书右丞、陕虢观察使,迁检校右仆射、淮南节度使。贞元十九年(年),拜检校司空、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唐顺宗即位,迁检校司徒、度支盐铁使。唐宪宗即位,进拜司徒,封岐国公。元和七年(年),以光禄大夫、太保之职致仕,同年十一月卒于家中,享年七十七岁,追赠太傅,谥号安简。杜佑曾用三十六年撰成《通典》二百卷,创立史书编纂的新体裁,开创中国史学史的先河。《通典》,第一部典制体史书,第一部专门论述历代典章制度的史著,在史学思想上,它体现了“通古今之变”的“经世致用”的新观念。这种观念之新在于它对历史进程的认识从道德评价转而为技术上的探讨,这是史学和政治进步结合的结果。它拓宽了史学研究的视野,开辟了史学发展的新途径。自此以后,典制体史书相继出现,自成完整系列,蔚为大观。马端临(—年),字贵与,一字贵舆,号竹洲。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右丞相马廷鸾之子,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著有《文献通考》、《大学集注》、《多识录》。为谋求治国安民之术,探讨会通因仍之道,讲究变通张驰之故,以杜佑《通典》为蓝本,完成明备精神之作《文献通考》。《文献通考》,是中国古代典章制度方面的集大成之作,体例别致,史料丰富,内容充实,评论精辟。丘濬(—),字仲深,琼山人,明代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被明孝宗御赐为“理学名臣”,被史学界誉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历事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四朝,先后出任翰林院编修、侍讲学士、翰林院学士、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弘治七年升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弘治八年,在任上去世,终年七十六岁,追赠太傅,谥号“文庄”。好学,过目成诵,史称“三教百家之言,无不涉猎”。做官后长期从事编纂工作,曾参与修《英宗实录》《宪宗实录》《续通鉴纲目》等书。自称“仕宦不出国门,六转官阶,皆司文墨,莫试涖政临民之技”。虽多年“皆司文墨”,但注意经世致用之学,“尤熟国家典故,以经济自负”。在明朝宰辅中以“博极群书”著称,吴伯与《国朝内阁名臣事略》称他为“当代通儒”,举凡六经诸史、古今诗文、以至医卜老释之说,无不深究。一生研究范围涉及政治、经济、哲学、文学、医学、戏剧等方面。提出“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观点比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的“劳动价值论”要早年。《大学衍义补》是丘濬经济治国思想集大成者之作。丘濬善为南曲,剧作《五伦全备记》当时颇有影响。其诗法度严谨,风格典雅。《政谱》好象为集史料之大全,其实虽以《政谱》为名,实则策略而已。其篇首总名,题曰《象山岩新书》,盖其杂著中之一种。八、《政谱》作者朱栗夷,字心菴,清代山阴人。说明《汉典农中郎将伯登公像赞》作于清代。九、另有《政谱》五卷,清蓝熙撰,清同治九年忠恕堂刻本。文:谢燕颉编辑:谢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657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