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骑行,热爱聊城。欢迎大家来到聊城骑谈。在骑行的路途中,我们会遇见很多值得留念的东西,还有那些古老的文明,期待那些老文物可以加以保护、加以重视。
听翟继贤聊七级古街
6月26日,我们骑行七级镇,见到七一村委会的翟继贤先生,他热情地招呼我们,跟我们聊七级古街。谢谢这位好客的主人!
七级是明清时期的运河古镇。唐时称“毛镇”。清朝乾隆三次在这里登临,码头十七级台阶正好在水面露出七级。“七级。”登岸后,乾隆随口一说,便成金口玉言,叫了上千年的“毛镇”改名“七级”。
七级镇是清朝翟姓运粮道的故乡。沿运河古街,朝廷设有三处官仓,俗名米廒。大桥处运河西是莘县廒,中桥南运河西岸是阳谷廒,中桥东过隅首路南是东阿廒。
资料称,七级古镇分为东西两部分,镇上有六纵八横十四巷,六门四关。六纵是双井街、老街、东顺河街、西顺河街、丁家街、幸福街;八横是兴隆街、石狮子街、东关街、北关街、大隅首、小隅首、夏家街、西街,统称为十四巷。现在六门四关已经损毁,只剩下遗址。至今仍有一条古街保存还算完整。
从七级码头石阶,向东进入古街,现在道路的下面都是青石板路,从码头往东二三百米长的街下都埋着这样的青石板。
往东约四十米,路南是翟家祠堂。翟姓是当地的大姓,祠堂是宗族兴旺传承的重要活动场所。祠堂现在一处大院子内,因为院子主人不在,我们没法进入参观。据介绍,七级镇翟家祠堂已经破败不堪,祠堂门额上的“芝兰宝”三字。
路北是远近闻名的狄家药铺“春和堂”,是素有“南毛北狄”之誉的名医狄大光的住宅,原铺面悬有当时的府台、县台所赐匾额。门前竖立龟驮碑两座,今两石龟犹在。
东边路口处,是“一碑担两间”茶馆。这个茶馆地处要害,当年生意很红火,从七级码头上岸的商人都会到这里歇脚,要上一壶茶慢慢品尝。茶馆只有两间,中间是大梁,正下方埋着一座石碑,石碑正好处于中间,因此有“一碑担两间”的说法。另有说法认为,“一碑担两间”的谐音是“一百单两间”,意思就是茶馆虽小,但是很敞亮。
茶馆后面是玉皇皋。茶馆后的这处破损建筑,里面空荡荡的一个镶嵌在墙体中间的木制窗阁,玉皇皋的石刻就放在这个窗阁中,可惜多年前被盗了。
茶馆斜对过,是当地知名的建筑“八卦楼”,砖结构建筑,因有八个角而得名。
古街东首的十字路口,是七级镇中心,成立人民公社以后,供销、邮电、税务等部门也都设立在此处。
七级镇东关街也叫翟家街。清朝这条街曾出过一位名人─—嘉庆皇帝的授业恩师翟作桢。在前东门和后东门之间路北,建有功德牌坊─—“旌表儒林郎翟作桢之妻安人冯氏寿坊”。
提供者:聊城骑友念以怀